商務送禮應該注意的問題

送禮的禮儀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送禮首先要了解別人的品位。在送禮前都首先要撕掉價簽。這在送禮的時候是非常必要的。禮品不同於自用,好的內容重要,好的形式更添彩。送禮原則是盡可能地選漂亮包裝。

1.了解別人的品位。

送禮不是使自己高興,而是要讓別人開心。任何實驗別人口味的物品都不可作為送禮之選。

2.不可包含動機。

應當盡量避免一些有影射性和含義的禮物。

3.無論你的禮物是3元還是300元,在送禮前都首先要撕掉價簽。

送一份明碼標價的禮物,好像在提醒對方,我的這份禮可是花了多少多少錢。你在期待回贈嗎?還是想做一筆等價交換、物有所值的生意?一般認為禮物上貼著價簽,是不禮貌的。對想表達心意的你來說,也是不聰明的。

4.精心挑選包裝。

禮品不同於自用,好的內容重要,好的形式更添彩。送禮原則是盡可能地選漂亮包裝。

5.把握好送禮時機。

送禮可以有許多機會。我們每年隻能給一個人送上一次生日禮物,但是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在別的時間送上“非生日”禮品,長期以來,非生日禮物一直承擔著增進感情,撫慰受傷心靈及修複破碎友誼的重任。

6.衡量合理價錢。

這份禮物是因太便宜而失禮,其實禮物的價值應以你與收禮者的關係而衡量,以避免令雙方尷尬。

如何向外國人贈送禮物

在國際交往中,人們經常通過贈送禮品來表達謝意和祝賀,以增進友誼。給外國友人饋贈禮品要盡可能考慮受禮人的喜好,“投其所好”是贈送禮品最基本的原則。如不了解對方喜好,穩妥的辦法是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中國人司空見慣的風箏、二胡、笛子、剪紙、筷子、圖章、臉譜、書畫、茶葉,一旦到了外國友人的手裏,往往會備受青睞,身價倍增。禮不在重而在於合適,有時送太貴重的禮品反而會使受禮者不安。

贈禮的方式一般以麵交為好。西方人在送禮時十分看重禮品的包裝,多數國家的人們習慣用彩色包裝紙和絲帶包紮,西歐國家喜歡用淡色包裝紙。向外國友人贈送禮品時,既要說明其寓意、特點與用途,又要說明它是為對方精心選擇的。不要畫蛇添足地說什麼“小意思,實在拿不出手”等等,這種過謙的說法,會大大減低禮品的分量。與中國人的習俗不同,在西方國家接受禮物後應即刻表示感謝,並當麵拆看,不論其價值大小,都應對禮物表示讚賞。

贈禮要適時。在有些國家,在對方送禮時才能還禮;在有的國家(如日本),要選擇人不多的場合送禮;而在阿拉伯國家,必須有其他人在場,送禮才不會有賄賂的嫌疑。在英國,合適的送禮時機是請別人用完晚餐或在劇院看完演出之後。在法國,不能向初次結識的朋友送禮,應等下次相逢的適當時機再送。

由於各國習俗不同,贈禮的種類和方式也有差異。

日本日本人將送禮看作是向對方表示心意的物質體現。禮不在厚,贈送得當便會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送日本人禮品要選擇適當,中國的文房四寶、名人字畫、工藝品等最受歡迎,但字畫的尺寸不宜過大。所送禮品的包裝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葉也應精心打理,但日本人忌諱打上蝴蝶結。中國人講究送煙送酒,而日本人卻送酒不送煙。中國人送禮成雙,日本人則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數,但又忌諱其中的“9”,因為在日語中“9”的讀音與“苦”相同。按日本習俗,向個人贈禮須在私下進行,不宜當眾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