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座大山(1 / 2)

呂布道:“今日聽文和、仲德之言,某方知此前所想的錯誤,盡快趕赴護匈奴中郎將駐地,某會即刻做到。”

“既然今日聊到了這裏,某心中倒是很想問問文和、仲德,若我大漢在接下來的幾年,真的會不斷經受塞外異族入侵。”

“某當以何種形式,來對抗這些勢力?不知文和、仲德,心中可有見解?”

既然話題已經聊到這裏,呂布也很想知道,倘若這漢室真因塞外異族來犯,而徹底改變原有軌跡。

那麼自己當以何種形式,來應對這未知的曆史大勢?

當初謀取護匈奴中郎將,一方麵是想擺脫漢室士族、豪強勢力的掣肘,一方麵是不想讓漢室百姓,再經曆五胡亂華那樣的至暗時代。

現在自己已經得到了護匈奴中郎將,那麼接下來的路,到底該怎麼前進,呂布這心裏麵其實並沒有完全想好。

畢竟相比較於司隸重地、關中之地、冀州之地、荊州之地來,並州之地其實並不適合作為王霸之地。

但是因為自己的出身,使得可供選擇的地方,並沒有那些出身士族、豪強的要多。

程昱、賈詡看了眼對方,而程昱則做出讓賈詡先的舉動,賈詡笑著搖了搖頭,輕咳一聲道:

“既然主公問到了這裏,那詡便冒昧多講上幾句,依照主公此前所講的塞外之地的情況。”

“若主公眼下的部署,是為確保我大漢邊疆之地不失,則擺放在主公麵前的,有三座大山。”

呂布想了想,道:“文和此意何解?”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賈詡向呂布陳述了,當前其所麵臨的一些問題。

“其一,並州之地的士族、豪強勢力,是主公日後需要考慮的因素,雖這並州之地苦寒,但是這並不妨礙並州有士族、豪強勢力發展。”

“不管是太原王氏,太原令狐氏,晉陽郭氏,亦或者其他郡縣的士族、豪強,那都是主公日後謀取並州的阻礙。”

“其二,並州地處大漢邊陲,而主公不止一次的講明,塞外之地眾多異族勢力崛起,想要謀取並州的前提,就是要先打滅這些異族勢力,入侵我大漢邊疆之心。”

“其三,若主公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務必需要前往護匈奴中郎將駐地,可如此主公就必須要先解決南匈奴,而根據詡所了解的情況,如今南匈奴的內部,貴族相爭嚴重,且叛漢之心日益嚴重。”

“看似擺在眼前的這三座大山,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可細細品味一番,卻又發現它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

既然沒有好的出身,既然沒有強大的兵馬,那麼在心中空想再多,對呂布而言,其實意義並不大。

雖這並州之地,並不是最有利的根基之地,但誰又能確保日後局勢,會朝著哪種方向演變?

與其在心中想那麼多,倒不如立足於當下,先夯實自己的根基,再根據日後局勢的走勢,靈活調整戰略部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