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節 案例八:姚某某男成年(錄自《程門雪醫案》泄瀉案一)(1 / 1)

初診1955年2月20日。

大便次數頗多,腹中作痛,小便不暢,舌苔厚膩,脈濡。法當健運和中,佐以分利為治。

米炒茅術一錢半製川樸一錢陳廣皮一錢半赤豬苓各三錢大腹皮二錢春砂殼一錢焦六曲三錢焦楂炭三錢福澤瀉二錢炒車前三錢(包煎)純陽正氣丸四錢(包煎)戊己丸一錢半(包煎)。

二診:腹痛便瀉見減,原方出入。

米泔水浸真茅術一錢製川樸一錢陳廣皮一錢半赤豬苓各三錢大腹皮二錢春砂殼一錢。

焦六曲三錢焦楂炭三錢福澤瀉二錢炒車前一錢半(包煎)公丁香五分炙內金一錢半炒穀麥芽各三錢戊己丸一錢半(包煎)。

辨證論治分析:本案例屬於濕邪盛之泄瀉。濕邪盛的證據有:一,小便不暢,水濕不能循正常途徑排泄,反從後陰出而成泄瀉。二,舌苔厚膩,這是濕濁盛,脾陽受困的舌苔。三,脈濡,因為濡脈主濕盛。有這三個證狀、脈、舌作為證據,就可以斷定大便次數頻多、腹中作痛是濕邪太盛之泄瀉。《黃帝內經》所謂:“濕勝則濡泄”就是指這種泄瀉。

案中提出的治法為健運和中、佐以分利。方中蒼術、川樸、陳皮為平胃散的主藥,平胃散的功效是芳香燥濕;砂仁殼亦是芳香燥濕的藥物;純陽正氣丸由肉桂、丁香等大溫燥烈藥物組成,能振奮胃陽,驅除陰濕。以上的藥物都是關於健運和中這方麵的,是方中的君藥和臣藥。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方中為蒼術)稱為四苓散,是專門利水的方劑。再加上大腹皮行氣利水,車前子通利水道,這些藥物都是關於分利這方麵的,是方中的佐藥。前人謂:“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小便利,水濕走正道,從前陰排泄,大便自然不會稀溏。健運和中,佐以分利是本案中治法的主流,另外,六曲、內金、山楂、穀麥芽為消食化滯之藥,是恐脾為濕困,健運無權,腸胃中留有飲食積滯,這是醫者的小心處。戊己丸(黃連、吳萸、白芍)為調和肝脾藥,因腹中作痛,恐為肝脾不調;另外,少量黃連有厚腸胃止瀉功效,可以助主藥之力。這也是醫者的小心謹慎處。

一個好醫生,學驗俱豐時,人與醫已經融為一體,處方中往往表現出其本人的人品、性格,可以說是方如其人。程先生的處方就處處透露出一種小心謹慎,認真負責的態度。如本案例中,主流治法外,還加用消食化滯、調和肝脾的藥物,協助主藥取效。又如十三案中,初診不用甘草,是恐甘草壅中助濕,於主證不利。

程先生在生活中一定是個謹慎、認真的謙謙君子。

裘先生臨證每每能抓住疾病本質,用藥針對病機,單刀直入,幹脆利落。生活中他必是個豪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