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再多,也有用完的一天,中國有句俗語說:“萬貫家財,不及一技隨身。”學會了一樣技能,比擁有任何財富都好,假如有了般若智慧,那又比金錢、技能更高更好。
《金剛經》說:“若有人受持四句偈,其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這就是寶施雖多,終是有限;法施雖少,功用無窮。
四句偈,就是四句佛法般若,它的功能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之多,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有一個人在外麵做生意,因為年關將近,急急忙忙地想回家過年,回家前突然想到要帶些東西回家給太太,在街上走著看著,這一樣家裏也有,那一樣家裏也有,突然看到一個老和尚坐在那兒,身旁寫著“賣偈語”的招牌。
“咦!什麼叫作賣偈語呢?”
老和尚回答說:“你要向我買偈語,本來我的一首偈語是二十兩黃金,看你是有緣人,打對折賣你,一首偈語十兩黃金好了。”
“偈語是什麼呢?價值十兩黃金?怎麼這樣貴啊。好吧,就跟您買一個偈語。”
這位老和尚說了一首偈語: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
瞋心起時要思量,息下怒火最吉祥。
“請記住,以後你如果憤怒生氣的時候,要把我這一首偈語拿出來念一念。”
“就這四句話值十兩黃金嗎?沒價值,沒價值,你太欺騙人了。”
老和尚哈哈一笑,這個商人覺得對方是個年老的出家人,也就不和他計較。他急忙回家,回到家正好深夜,門也沒有上鎖,隨手一推就推開來了。想要叫太太,但太太已經睡著了,但是床底下怎麼會有兩雙鞋子呢?一雙女人的,一雙男人的,他想:“你這不要臉的賤人,我不在家,你就做這樣的壞事。”一氣之下,立刻到廚房裏拿了把菜刀,想要殺死這一對奸夫淫婦。
正當舉刀要殺下去的時候,突然想起那位老和尚賣給他的偈語,於是他開始念起那首偈語:
向前三步——想一想……
退後三步——想一想……
瞋心起時——要思量……
息下怒火——最吉祥……
他在那裏進啊退啊,退啊進啊的,弄出了聲音,把太太給驚醒了。
太太一醒來,看見丈夫站在床前,就說:“唉喲!你這個人,怎麼這樣遲才回來?”
丈夫怒道:“你床上還有什麼人?”
“沒有啊!”
“這雙鞋子?”丈夫指著鞋子責問。
“今天過年你都還不回來,我好想念你,為了圖個團圓的吉利,隻好把你的鞋子擺在床前啊!”
丈夫一聽,大聲道:“這首偈語有價值,真有價值,就是黃金一百兩、一千兩、一萬兩也有值得。”
所以“智慧”能使你冷靜下來處理事情,不會衝動,不會出紕漏。佛教的般若智慧,怎麼會是財富呢?
因為“般若”是無價之寶,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般若是永恒的真理,是無量無邊的自我,可以說證悟般若,就是有了無限的擁有。般若是什麼?般若可以用“空”來解釋,簡單說,虛空裏森羅萬象,不空就沒有,因為空,才能有,你擁有了般若,就好像虛空擁有了萬有。
般若,就等於虛空萬有一樣,其實這一種“般若財富”都在我們的心裏,因為這個般若可以給我們證信真理,可以給我們知情識理,可以讓我們認識真我,可以讓我們獲證永恒的生命。有了般若,等於有了光明一樣,在光天化日之下,所見到的一切,不都是我們的嗎?
詩雲:“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你穿衣、吃飯、事業、財富,一旦有了般若,你的穿衣、吃飯、事業、財富就不一樣了。般若是我們的自性真如,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麵目。從前流行的一首歌:“薔薇薔薇處處開”,現在姑且改編如下,希望大家擁有無盡的財富:
花兒花兒處處開,人兒人兒處處在。
般若般若處處開,生命生命處處在;
要想富貴的人兒,大家都到佛前來。
1981年11月14日講於台北“國父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