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幫糙漢,平時瞎扯習慣了,想著城內的情形,張羽不禁得意忘了形,屁股挨了白川一腳,“當著孩子的麵,說些什麼呢?”
“說禿嚕嘴了。”挨了一腳,張羽不敢言語,撓著腦袋,訕訕地笑著的。
見李安興奮的情緒,白川心裏笑著,“終究還是個孩子,啥都好奇、又好動,不過……這樣挺好,總算徹底活過來了。”
一刻鍾後,糧食都裝上了車。
次日一大早,他由張羽抱著騎在馬上,領著這支運糧隊伍,向雲州城方向出發,本來帶頭人由張羽一人,變成了他和孫九斤兩人。
十多輛車,一字排開,乃是一條長長的車隊。
從石前村到雲州城,快馬不到一個時辰的路,他們這種運糧的隊伍,自然不及快馬速度,需要走大半天時間,不過抓緊趕路的話,晚上應該能夠趕回去。
走了二十多裏山路,終於看到數長高的城牆。
雖然一路走的不快,卻把李安顛的屁股生痛,五髒六腑都快顛出來了,所以他決定,回村時一定不騎馬。
城門中行人絡繹不絕,貨物車馬混在其中,井然有條的進進出出,望進城門裏麵,人山人海。
李安隨張羽帶著糧車,走進城門。
要論繁華程度,遠不及後世的大城市,但李安第一次到古代城市,從建築到人,一切都充滿古代韻味,見什麼都覺得新鮮。
孫九斤和村民去縣衙交糧,張羽帶著李安在城中閑逛,雲州府雖不比京都和洛陽,但在在楚國也是排的上號的大城市,城內相當繁華,勾欄瓦舍,酒樓楚館鱗次櫛比。
小攤主的叫賣,雜耍的吆喝聲……整座雲州城散發著活力,秦樓楚館顯得格格不入,忙了一夜的姑娘們,如今尚在休息,門外隻有兩個半老徐娘,仍舊揮舞著秀帕在招攬客人。
古代青樓文化,是這個時代諸多事物中,李安為數不多感興趣的一個。
路過時,他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就平白挨了一巴掌,“往哪兒看呢?小小年紀就不學好!”
雖然不是很疼,以教育為主,但李安心裏憋屈啊,他很像扒開褲子,掏出自己的武器來,好好問一下張羽,自己能有什麼壞心思。
李安不得不收回心來,茶樓酒肆沒什麼意思,注意力放在路邊的小攤上,那才是最具古代特色的。
“看上什麼好吃的、好玩的,跟張叔說……”
家裏的幾個大人,對李安都疼愛有加,張羽見他一個勁看,沒有張嘴買東西,李安醒來之後有些生疏,所以向他囑咐道。
“糖人想不想吃,張叔個你買一個?”
“來個撥浪鼓怎麼樣?”
張羽像招惹了孩子的父親,在想方設法的討好孩子。
那些個玩具,入不了李安的法眼,倒是品味一下古代美食,畢竟他身體還小,還是個孩子,哪兒經得起美食誘惑,不能表現的太成熟,不然成為妖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