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論戰(2 / 2)

雖說如今他們都大了,懂事了,厭學的情緒也淡了,但本性卻沒有改變,頭一次來雲州城,自然要好好玩一番。

他們這些人在村中,已經算讀書拔尖的了。

但是除了李安之外,也就一兩個出類拔萃,別的人都資質平平,之所以來參加秋闈,主要是讓其見下世麵,最後也進店當掌櫃。

中午回來的時候,發現門外亂哄哄,李安還不知怎麼回事……

“李安兄……”

見到李安等人回來,一群書生圍了上來,先恭敬的打個招呼,待李安不解的問,“諸位這是?”

眾讀書人說起今天的事,李安不禁皺了皺眉頭,黎諳之事昨天有聽說過,也沒打算要怎麼樣,畢竟他誌不在官場上,也不在乎這類虛名。

但是,別人把自己當墊腳石,任意踩踏,李安就無法接受了,作為一個穿越者,沒道理被一個古人踩。

他也沒有什麼功名之心,自己本想和和氣氣,順利參加這此秋闈,給家裏人一個交代,也就算了。

結果麻煩卻主動找上門來!

李安不是聖人,做不到以德報怨,當即便反駁了回去,“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此人不過以偏概全而已,詩文以陶冶情操,經義隻是傳播思想,承載知識,為何要和務實之事相提並論,三者從未有可比性。”

“他若如此看不上詩文,為何之前還要填詞作賦,當立誓永不作詩才是。

就單以務實來說,此人也不過是誇誇其談,若要為民辦事,何必非得入朝為官,此人隻不過以百姓之名,實現他追求虛名之實。”

“功名利祿不過過眼雲煙啊,何必執著於此呢!”

以黎諳的心機,這裏沒可能他不安排人,李安的話很快傳到黎諳那兒,反擊很快就發起反擊。

黎諳不愧為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的高手,以李安之言抨擊他,稱他也是誇誇其談,便沒資格批判他,一切等入朝為官之後見分曉。

很快便有書生跑來通告。

受後世網絡言論洗禮,李安自然不會被他帶了節奏,隻回了一句話,“你先承諾日後在不賦詩,咱們在往下談。”

黎諳敢下這個諾言嗎,他自然是不敢的!朝廷中有很多大佬喜歡詩詞的,他若此時說了,將來一旦寫了詩,就會成為一大弊病,會被人抓出把柄的。

至於之前的言論,完全可以說成少年不懂事,乃意氣之爭,然而許諾就完全不一樣了!

古人重諾,一但許諾,便再無回旋餘地。

所以黎諳對此問默不作聲,避而不答,一個勁的揪著李安誇誇其談,雙方一時間僵持不下。

然而,黎諳他並不知道,在他所注意不到的地方,一些他意想不到的人,正在悄悄給他致命一擊。

做為雲州城最火的店,啃得雞消息自然是最流通的,有人質疑自家少爺,店長第一時間便知道了,石前村的年輕人自然不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