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的確是天津的地方名吃,就像金陵的蟹黃包一樣聞名遐邇。天津地麵上流行著一句市井俗語:“來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那你就白來天津衛一次!”
“對,吃狗不理包子!”付家順也在一旁應和著。這幾天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受罪!他這次背著老爹和王嫣然偷跑出來,原本是抱著好奇和遊山玩水的玩耍之心。可沒想到事非所願,這一路上躲躲藏藏地好歹沒有露宿街頭,狼狽地和逃難的難民差不多。現在的他早已是饑腸轆轆,經王嫣然已提及,肚子裏那些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已經是餓得幹癟的饞蟲們立刻蠕動起來,把他的眼珠子都給蹭亮了。
天津火車站出站口的對麵就有一家“狗不理包子”店鋪,門麵上掛著百年老字號“德聚號”的招牌,正宗的天津狗不理。店鋪裏麵熱氣騰騰的包子的香味從店裏彌漫出來,跑堂地不時地扯著天津衛獨特的方言叫賣著,引誘地剛下火車的人們不時地駐足往裏眺望。囊中羞澀的趕路人隻能是咽著口水悻悻地走開,而所謂將持溫飽的人們自是不會放過腳踏天津地界的機會,來過一次天津,不品嚐一下狗不理包子似乎真有點悵然若失的感覺。一時間,包子鋪裏就聚滿了人。
王海通要了五小籠,王嫣然看著熱氣騰騰像麵花一樣的包子,真不知舍不得還是不知道如何下嘴。付家順卻沒有心思去欣賞那包子上的十八個褶,一口就要了下去,餡汁四溢。不知是餓的?還是這狗不理包子就是好吃?付家順覺得這可是他吃過的最好吃的包子。
看著付家順那狼吞虎咽的吃相,王海通和董樹林相視一笑,他們的肚子也早已餓地打鼓,更何況眼前還守著這樣的美食,更是擂鼓震天響,於是,也吃相不雅地大吃起來。王嫣然也不再嬌柔做作,也吃得滿嘴流油。四個人一共吃了八小籠,這才攏起嘴巴,一個個真是吃到興處了。
天色已經大亮,火車站對麵的馬路上人流也多了起來,黃包車一排排的排在出站口的兩邊,車工扯著嗓子開始拉客。
王海通招呼夥計算賬,店夥計叫唱著賬單跑了過來,王海通多付了一塊賞錢,想跟他打聽一下張啟傑的事情。起先跑堂的還滿頭霧水,當董樹林提及天津警備司令的時候,他才恍然大悟,並用詫異和異樣的眼光打量著董樹林他們,任他怎麼看也看不出這幾個著裝簡樸的年輕人會和警備司令扯上關係。可幹他這行的很清楚人不可貌相!於是,他小心謹慎的半言半語地問道:“你們是……?”
“我們是從南京過來地,來這裏投奔一家遠房親戚。天津城這麼大,他們住在哪兒我們也不清楚,隻知道有一個遠房大哥在張司令手下當勤務兵,專門替他老人家看家護院,我們想去找他。”董樹林堆著笑臉說著,他很清楚跑堂的心思,故意把門貼說的很低。
董樹林的一席話立刻打消了跑堂的顧慮,也打開了他的話匣子,像說天津評書似地說起了天津衛的蜚短流長。
“天津是北上北京城的門戶,自清朝以來就有紫禁城的後院之說。紫禁城裏麵的王侯將相大都在天津衛置辦家業,王府,相府是一座接一座,現在天津城可不乏這樣的官宅。滿清覆滅以後,紫禁城換了主人,可無論主人是誰!天津衛還是天津衛,還是那些達官顯貴們的後院。現如今的大總統,總理大臣等軍政要員,甚至連關外的張作霖在這裏都有私宅,如今的天津衛大有後院變前院之勢。天津衛的“五大道”就好比紫禁城裏的朝道,走的可都是權傾朝野的人物。你們剛才問的張啟傑的官邸就在“五大道”的大理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