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代表著坦誠、熱烈、光明磊落;而月光,代表著朦朧、淡遠、不可盡視。
作為天性活潑的紅小豆,喜歡坦誠熱烈的日光關係。
坦誠熱烈,讓她擁有許多朋友,朋友之間可以作心與心的表白,不必回避顧忌。
她說:因為朋友,才倍感溫馨。
月光給了人朦朧、淡遠,因此,才多了一份美好的遐想。
月亮代表世界的另一半。
處在日月交彙處的人,總是容易激動,好似跟時間在賽跑。如果晚了一點兒,就會錯過難得的投胎時刻。
曾有一位文學家身在日月之輪中,發出這樣的感歎:“日月,就是世界的眼睛。”
……
抓住時機,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黃豆抑製不住,興奮地說:“這個世界充滿機遇?抓不住,就是一種犯罪。”
人,生活在日光的照耀下,也生活在月光的朦朧中。
有一位哲學家,站在世界地圖前,在一個地方畫了一個“!”,在另一個地方畫了一個“?”
這是什麼意思?哲學家總是那樣深邃,深邃的讓人看不到底。
“世界是什麼?”
他在問。
他說:“在黑暗中探索,在光明中執著,在黑暗和光明的交界處奮鬥。”
……
十五世紀中葉的一個夏天,航海家哥倫布從海地島海域向西班牙勝利返航。
但剛離開海地島不久,天氣驟然變得十分惡劣。
天空布滿烏雲,遠方電閃雷鳴,巨大的風暴從遠方向航海船隊撲來。
這是哥倫布航海史上遭遇的最大一次風暴,有幾隻船已經被大浪打翻,沉入海底。
船長悲壯地告訴哥倫布:“我們將永遠不能踏上陸地了。”
哥倫布歎了口氣,對船長說:“我們可以消失,但資料一定要留給人類。”
哥倫布迅速鑽進船艙,在顛簸的穿艙裏,把最珍貴的資料縮寫在幾頁紙上,塞進一個玻璃瓶裏,密封以後,用力地拋向大海。
黃豆看著自己手中的玻璃瓶,幻想著哥倫布的瓶子裏幾頁紙寫的是什麼?
“哥倫布到底寫了什麼?哪個瓶子找到了嗎?”
最重要的資料是什麼?
新大陸?No。
……
想來想去,黃豆有了想法,所謂的最重要,隻不過是自我感覺而已。
比如自己,覺得紅小豆才是最重要的,一天看不見她,就茶不思,飯不想。
“不,不,不能把這種想法表達出來,太羞人了。”
黃豆偷偷看了一眼紅小豆,發現她在寫作業,聚精會神,一絲不苟,太美了,我的女神!
啪!
“黃豆,你不好好寫作業,發什麼愣?”
李老師來到黃豆的課桌前,發現他又在發什麼愣,非常失望,這個家夥總是愛幻想,無藥可救。
“在黑暗中探索,在光明中執著,在黑暗和光明的交界處奮鬥。”。
黃豆突然嚷道,把周圍的人嚇了一跳。
“你吃藥了!”綠豆瞪了黃豆一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