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浚稽山脈之中,一支所有人全身穿著鐵甲的隊伍在山間行進著。
這正是李言率領的玄甲鐵騎,現在這支玄甲鐵騎在李言的帶領下,各自牽著戰馬在山地間行動。
“前方路窄,單列行軍,依次通過。”
李言走在最前方,依靠自身的目力強行在這人工道路稀少的山間,找出一條又一條最為平緩的路徑。
說到底,這浚稽山脈又不是那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這裏就算是一名普通人,隻要注意力足夠集中,不要去主動作死,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玄甲鐵騎在此地行軍的最大難點其實還是在於戰馬。
有些路對於人來說可以輕鬆通過,但是對於戰馬而言卻會顯得過分狹隘、陡峭。
因此,現在這一千五百人的騎兵,完全得依靠著李言之路。
甚至在行軍過程中,偶爾會遇到某些不可抗的自然環境,比如巨石攔路之類的,李言還得親自去將之挪開。
可以說,若不是有李言這麼一個人形導航,兼人形挖掘機在,這世上任何騎兵都不大可能在浚稽山脈自由行軍,大半騎兵在麵臨這種路況後,都得掉頭返程。
“今日再次紮營,尉遲寶林,你帶人隨我去狩獵!”
估摸著距離日落時間還有半個時辰,李言便吩咐人開始紮營,現在已經是玄甲鐵騎進入浚稽山脈的第二日了,相比於第一日的時候,李言已經能夠精準的把握住最佳駐軍休息時間。
“是!”
尉遲寶林麻溜的帶人跟上了李言,沒有絲毫遲疑。
尉遲寶林是尉遲恭的兒子,李言也是昨日才發現玄甲軍中有這麼一個二代存在,當然,李言對於二代人士沒有絲毫偏見,更何況尉遲寶林的個人能力還是不錯的。
或許是學到了幾分尉遲恭的真傳,身為武將後代的尉遲寶林箭術相當不錯,狩獵的效率在軍中數一數二。
就這樣,李言帶了一支百人隊伍入了山林,替玄甲鐵騎準備今晚的食物。
“將軍,我們為什麼不再行軍半個時辰,晚上吃幹糧不就好了?”
“等到我們穿過浚稽山脈,完全可以以戰養戰,另行補充。”
尉遲寶林在狩獵的同時,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幹糧留著應急,況且行軍又不著急,大軍抵達稽落山的時間還早著。”
李言回答了他的疑惑,這一回玄甲鐵騎走浚稽山脈進入薛延陀,完全就是孤軍,因此幹糧這種能長期保存的食物,還是盡量不要消耗的好。
更何況現在的行軍完全不用著急,李靖那邊的速度可比騎兵慢的多。
“好吧。”
尉遲寶林顯然是有幾分心急,他去年才進入玄甲軍,並且由於玄甲軍這支隊伍的特殊性,他是基本上沒有參與過什麼大戰。
可以說,上一回千裏奔襲營救鄯州,就是他進入玄甲軍後的第一戰。
隻可惜,尉遲寶林的第一戰完全被李言給搞的索然無味。
那一路上的敵人基本都在李言手中死絕了,尉遲寶林跟隨援軍奔襲千裏,連活著的敵人都沒看到幾個。
在這種狀況下,尉遲寶林對於立功的渴望可就太急切了,他不想別人總說他是靠著尉遲恭才能進入玄甲軍,他想證明自己。
因此,尉遲寶林對於跟隨李言出征的心情,是無比激動的。
懷揣著一分失落、兩分期盼、三分渴望、四分急切,尉遲寶林狠狠的拉動弓弦,精確的命中一隻野豬,解決了至少二十個人的晚飯材料問題。
半個時辰後,收獲頗豐的狩獵隊收工,滿載獵物回到了玄甲鐵騎的臨時駐地,進入了晚飯時間。
……
玄甲鐵騎在進入浚稽山脈之後,基本都在不緊不慢的行軍,每日的行軍路程甚至不足百裏。
因此,過了足足九天,玄甲鐵騎才算是走到了浚稽山脈的盡頭。
此刻,玄甲鐵騎已然位於薛延陀的腹地,隻要走出了山脈,他們就會暴露在多個薛延陀部落的活動範圍之內。
現在玄甲鐵騎想要返回大唐,那就隻有兩條路線,一是乖乖認慫原路返回,二便是依靠這區區一千五百騎兵的兵力,生生打穿整個薛延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