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人生求索(2 / 2)

“我真想遠離所有的一切,到有山、有水、有鳥語花香的世外桃源搭蓋一間鮮花纏繞的房子,種一片果樹,開一塊菜園,過著田園牧歌般的生活。

清晨,在百鳥的鳴叫中我靜靜地醒來,提起我的花籃,迎著清風,踏著晨露,呼吸著鮮花的芬芳,到花園去采摘絢麗的鮮花,插於花瓶之中。然後,抒情地坐在辦公桌旁,靜靜地畫我的山水畫。

中午,在悠揚的牧笛中,提著我的菜籃子,迎著微風,踏著陽光,呼吸著蔬菜的清香,到菜園去采摘綠色的蔬菜,烹飪一餐素飯。然後,休閑地坐在搖椅上,悠悠地,在圖書中找尋人間的幸福。

夕陽,在紅霞的映照中,提起我的果藍子,迎著晚風,踏著晚霞,呼吸著果實的香甜,到果園去采摘鮮美的水果,調劑一盤果餐。

然後,優雅地提起薄紗裙,款款地,在山水間安步當車中散步。遺憾的是,這隻是我柳梅梅心中的一個夢。

我想擺脫這人世間的困頓,砸開這思想中的枷鎖,怎奈卻無法擺脫這紅塵的糾葛。”

“孩子,這不是你要找的人生。”

一個聲音從另外的方向傳進了柳梅梅的耳畔,她驚奇地發現,英國的哲學家羅素從第一排的座位上站起來到她身邊。

“一切基於自私、自利、逃避的愛與恨,都屬於有限的生命。”羅素遞給柳梅梅一本書,“男女之間的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當他們不超越本能的衝動的時候,依然是獸性的一部分,隻有當他們克服本能,且不再隻是為有限生命服務的時候,才進入無限的生命。”

“您說的這些道理太深奧了,我無法做到。”柳梅梅誠惶誠恐。

“孩子,你不要懼怕、更退縮,要勇敢地去迎接它。”又一種不同的聲音傳了過來,柳梅梅驚詫地發現說此話的竟然是法國的作家羅曼羅。

“人生是一場無休、無歇、無情的戰鬥,凡是要做個夠得上稱為人的人,都得時時刻刻向無形的敵人作戰;本能中那些致人死亡的力量,亂人心意的欲望,曖昧的念頭,使你墜落使你自行毀滅的念頭,都是這一類的頑敵。”

“他說的很對,所以,人類要有美好的是希望。”跟隨著話音,法國的大文豪雨果微笑著來到柳梅梅跟前。

“不論前途如何,不管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不失去希望;希望是一種美德。希望可以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是呀,人類做寶貴的財富是希望,希望減輕了我們的苦惱,為我們在享受當前的樂趣中描繪出來日樂趣的遠景。”

法國作家伏爾泰又從座位的前排站起,“如果人類不幸到讓目光隻限於考慮當前,那麼人就會不再去播種,不再去建設,不再去種植,人們什麼也不準備了,從而在塵世的享受中,人就會缺少一切。”

“宇宙的萬物都是有生命的,生命來之不易,還要珍惜。”說這話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柳梅梅的父親,“孩子,如果你也想讓自己有一天成為這些著名的人物,那麼,你首先麵對的就是先讓自己堅強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