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發生後,柳梅梅的思想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回首父母的婚姻,在想想自己的婚姻,自己何去何從?是繼續與許子楠生活?還是與許子楠離婚?
弟弟慕容烈說明年就結婚,他不知道父母的事情,父母也不讓自己告訴他,弟弟一旦結婚父母會很快離婚,這個原本完整的家就要四分五裂?難道自己也要步父母的後塵?
柳梅梅焦心如焚,卻找不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在父母的勸說下,她隻好跟來接她們母子的許子楠回到家中。
這時的她常常地坐在一個地方,兩眼呆呆地瞧著一個地方不說一句話。無論許子楠說些什麼,她的表情始終是麻木的。
許子楠害怕了,他的害怕是從心頭而發。他以為柳梅梅讓自己數叨的到了神經病的邊緣;他以為柳梅梅被自己挖苦的快要瘋了。
他發抖了,心顫了,心慌了。一旦柳梅梅真有個好歹,說的好聽一些這個家庭怎麼辦?說的難聽一些就是他許子楠怎麼辦?離婚嗎?她爸爸柳春雨還不把我揍殘廢啦?就是不揍我,他們說柳梅梅是我逼瘋的,我的罪責就難逃。
就是離婚了,又怎樣?生活就是生活,跟哪個女人結婚也是居家過日子。自己再找一個女人?找個跟自己一樣過日子的女人?
不,不行,和自己一樣的女人成天婆婆媽媽、絮絮叨叨,我可忍受不了。還有,凡是那些會過日子的女人,整天邋邋遢遢的,滿腦子都是家,滿腦子都是孩子,張家長,李家短,嘮叨起來沒完沒了,我可是無法忍受。
經過權衡利弊,許子楠認為還是柳梅梅不錯,她美麗、浪漫、純潔,有理想,有追求,就是鋪張浪費了一些,話又說回來了,這個世界哪有完美的人呐!許子楠想通後,決定首先在柳梅梅麵前服軟,待柳梅梅恢複正常後好好地教導她。
許子楠明白了自己最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後,他猶如變了個人似的。整天對著柳梅梅歡天喜地的樣子,猶如一條哈巴狗似地圍著她團團轉,柳梅梅說一他決不說二,千方百計地討柳梅梅的歡心。
柳梅梅不傻,看出許子楠是怕自己瘋了,給他帶來人生最大的災難。自從回到家後,她一直苦苦地思考,自己終究該怎麼辦?
離婚麼?去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麼?真正的幸福又在哪裏?像自己父親這麼好的男人還曾經做過出軌的事情,男人又有多少靠的住的?就這樣馬馬乎乎講究著過下去,的確又不甘心。
在這左右為難之際,柳梅梅在強迫自己接受許子楠,她希望找尋他們夫婦之間的金鑰匙,打開家庭幸福的大門。
為了找尋這家庭的金鑰匙,她一頭紮進書海之中,在那裏尋覓著答案。她認為隻有書籍才能使心靈得到澆灌和沐浴;隻有書籍才能使早已經飄逝的東西傳遞給自己;隻有書籍才能使智能和美好的思想呈現給自己。當自己在書籍中不斷的升華之時,才能夠從真正的意義上完善生命的質量。
中國有一位很有學問的人叫黃山穀,他曾經說過,“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麵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是長久的不讀古今的好書籍,時間長了世間的俗氣就會表露出來。照一照鏡子會發現麵目的可憎,與別人說話也是非常的乏味。
再一次深入的博覽群書讓柳梅梅來講受益匪淺。她深深地領悟到,世界上沒有自己所尋求的那種永遠保持激情的愛情的生活,幾十年的夫妻生活,由於每日打頭碰臉,相互磨擦是無法避免的。
女人骨子裏的浪漫,往往會感覺生活的乏味,大膽的女人會走出去,這尋求自己想往的生活。
猶如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的女主人公愛瑪那樣,她尋求愛情,結果被兩個情人欺騙,成了犧牲品。
《安娜卡列尼娜》為了追求真正的愛情,不惜一切代價。遺憾的是,她的情人在玩厭了她的軀體後,用冷漠和刻薄來折磨她,讓她最終選擇了死亡。
這樣想來,女人如果婚姻不幸,不可以在經曆婚姻時尋找另外的幸福,隻有脫離婚姻,再去從新尋找幸福。
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啟迪人生;頹廢的文學作品,可以誤導人生。有些盲目者,缺乏思考的人,去品讀頹廢的作品,這讓他們更加的頹廢,更有甚者還會給社會帶來最終的惡果。
柳梅梅掩卷反思,綜觀曆史有多少女人,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而得到真正地幸福的呢?
再看看這幾年出現的“女性私人小說”“小女人情調”“下半身寫作”“虐戀小說”“妃子小說”等等,這種女人熱衷於病態精神的“顫栗”性變態、性激渴,自戀自怨的作品,幾乎找不到了女人尊嚴,更不要談呼籲女性積極向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