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畫成,仙人神韻!
寧飛畫的,是洪水。
連著數筆勾勒,集市旁,竟是有洪水聲勢浩大,蔓延而來。
網友們終於明白畫中的人物在經曆著什麼。
“是洪水!”
“寧觀主畫的是洪水!”
“天呐,我終於明白集市裏的人為什麼那麼害怕了!”
“一切都解釋通了。”
“是洪水下的眾生表現圖!”
網友們看到畫卷中的畫,大呼過癮。
“墨法有五色,焦、濃、重、淡、清,墨法的不同可以表現的意境不同。”
“筆法有五種,平、圓、留、重、變,講究的是筆墨的神韻。”
“二者相結合,才可以展現出真正的意境。”
寧飛意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畫中。
他的講述,隻是有感而發罷了。
網友們看著宣紙上的畫,一個個驚訝的無以複加。
但是這個時候,有人意識到不對勁的地方。
“不對,有問題!”
“你們看畫中那幾個人,為什麼感覺臉上充滿了希望!”
“是啊,仔細看,很多人的表情有驚恐,但是也有鎮定!”
“那個保護孩子的母親,眼神中不是害怕,而是祈禱!”
“看那些衝向洪水的官府人員,洪水來了,他們為什麼要衝上去,他們能幫助什麼?”
整幅畫,越來越撲朔迷離。
網友們解開了一個謎題,卻發現了另外一個更大的謎題。
畫卷的結構一時有些詭異。
京都書畫院,林山河看著直播間中寧飛的畫,心情久久不能平複。
他是華夏國畫第一人,一生都傾注在國畫上,縱然已經70歲高齡,雙眼卻仍舊十分清澈。
“老師,這畫的意境,我總覺得不太對。”劉天之在一旁,輕聲的說道。
他看不透寧飛的畫。
林山河目不轉睛,漠然說道:“國畫要注意細節,仔細看畫中的人,他們的目光,並不聚焦在洪水上。”
“目光?”
聽到林山河的話,劉天之愣了一下。
目光聚焦的地方,這是多麼小的細節啊。
一幅畫,可能達到這樣的細節嗎?
劉天之仔細看去,他看的是撥浪鼓小攤前那對母子。
母親將孩子抱在懷裏,第一時間會看什麼?
比洪水更值得關注的是什麼?
是希望。
也就是說,這母親在看的地方,是希望存在的地方。
再看集市上的其他人,他們目光彙聚的地方,都不是洪水。
而是一片空白。
那裏,應該有著什麼。
“是一個人!這畫裏還缺一個人!”劉天之看懂了什麼,驚訝說道。
孺子可教,聽到他的答案,林山河撫摸著胡須,滿意的點了點頭。
“是,他這幅畫,都是在為這個人造勢。”
“你以為這是一幅洪水下的眾生圖,實際上,這是一幅治水的英雄圖。”
“這個少年一直在布局,隻為這最後一刻,落筆而下,畫龍點睛。”
“他真的厲害,為什麼我從來沒有聽過國畫界有這樣厲害的人物。”
林山河唏噓不已,神色語氣中,滿是對寧飛的欣賞。
劉天之恭敬的站在一旁,表情之中,也多了幾分沉穩。
劉天之自幼被稱為國畫天才,如今二十四歲的年紀,已然名震華夏,並且拿下了一場年輕一代國畫比賽的冠軍。
雖然《華夏有山水》是一檔綜藝,但是華夏TV的綜藝,和真正的比賽已經沒有區別了。
所以,劉天之的內心,是驕傲的,覺得自己將來一定能成為一代國畫大師。
而現在,他看到寧飛的畫,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就寧飛現在所展現出來的底蘊,就不是他能媲美的了的。
清風觀內,寧飛終於要畫到最後一步。
執筆、蘸墨、落畫。
寥寥數筆,洪水和集市之間,一個仙人的形象悄然浮現而出。
這仙人,隻有一個背影。
他麵對著滔天巨浪,背後是百姓和子民。
他手裏握著一把利劍,細細看去,會發現這把利劍的劍柄處,有“避水”二字。
至此,整幅畫的布局,才完全呈現在網友的麵前。
“原來是一個仙人在治水,保一方平安。”
“那人是誰,大禹嗎?”
“不是大禹,大禹是疏通水路,沒有麵對洪水的能力,這人更像是河神。”
“以一己之力,對抗自然災害,隻有神才能做到。”
“這幅畫真的絕了!”
“想不到寧觀主居然有這麼深的繪畫功底。”
“河神救世,這幅國畫的氣魄,當真是無人能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