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花釀酒,春水煎茶,誰能不羨慕呢(1 / 2)

直播的鏡頭,放大,再放大。

鏡頭中,寧飛修補的地方被放到了最大,完完全全遮滿了整個屏幕。

所有人都聚精會神的看著,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真神了,我一點兒修補的痕跡都看不出來。”

“確實,這和原畫簡直就是一模一樣啊。”

“修補的地方就是這裏嗎?是不是拍錯地方了。”

“真的是大師,將畫放大到這種程度,還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差池。”

“這古畫的墨韻和紋路真好看啊。”

畫卷隻是直播了十幾秒鍾,因為接下來還需要對其進行一些專業的處理,讓新畫好的地方的墨跡更能融入到畫中。

半米長,十二米寬的畫,麵積大約六平方米,也就是60000平方厘米。

他們修補的地方差不多都是5平方厘米左右,加起來10平方厘米,麵積與整幅畫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

但是像這種級別的古畫,追求的就是完整,有兩處殘破的地方,總是少了些美感。

如今寧飛和林山河圓滿完成了修複的任務,也算是大功一件。

“觀眾朋友們,國畫的修複工作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書畫裝裱。這個故宮博物院有最專業的裝裱師傅,所以也不需要我們再做什麼了。”

修繕國畫結束後,寧飛覺得前所未有的輕鬆。

他來了興致,繼續溫和的說道:

“俗語有雲,‘古跡重裝如病延醫’。因此,裝裱大師也被稱為‘畫醫’。”

“醫善,則隨手而起;醫不善,則隨劑而斃。”

“裝裱和修複工作都很講究,需要慎之又慎。正如明代周嘉胄曾說過:‘不遇良工,寧存故物。’”

“每一件作品都有不同的修複方法,如果修複不當的話,很可能導致畫麵褪色,全補也會扭曲畫作的氣運。”

“這裏麵有很深的學問。”

這個時候,華夏有突破千萬的人們都在關注著這場國畫修補工作。

年輕人愛看直播,老一點的人則喜歡看這種藝術,所以,無論是鬥鳥直播平台的直播間,還是華夏tv3台,寧飛直播的熱度都非常的高。

此時此刻的寧飛,給他們的感覺十分的奇妙。

一個身穿白袍的帥氣道士,在故宮深處的一座神秘的房間,修補完一幅華夏十大古畫之一,然後靜靜講述著關於古畫修複的一些知識。

他的神情、姿態、氣度,皆是不凡。

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韻味。

“這個道長.......是哪裏來的?”

有人忍不住驚歎了一聲。

因為今天的寧飛是在太過驚豔了。

就連一旁的國畫大師林山河,都仿佛成了他的陪襯一樣。

“各位,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裏了。”

“感謝大家的收看。”

末了,寧飛又對著直播間的網友們說道,林山河也和大家道了聲再見,接著,他便關掉了直播。

“好!太漂亮了!”

直播一關閉,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忙不迭笑著趕了過來。

剛才他仔細確認了《千裏江山圖》的修複結果,沒有任何的問題,兩塊殘缺的地方都被完美的補上了。

他心中懸著的巨石,也落了下來。

“慶功宴我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二位大師了。”

“另外兩位的工錢我也已經打到了你們的賬戶上,兩位也可以驗收一下。”

王旭又是笑著說道。

維修文物、尤其是維修《千裏江山圖》這種級別的文物,出場費不低。

故宮博物院的資金還是很充足的,兩個人的酬勞是一個人五百萬。要知道,尋常在編製內的修補人員修補文物,都是沒錢拿的。

當然,這也和修補《千裏江山圖》難度很大有關,尋常的修補人員還真不敢擔保能修補完善這幅畫。

之後,寧飛修補文物的事情在網上掀起了巨大波瀾。

關於《千裏江山圖》的討論,更是短時間內就突破了百萬次,並且直逼著千萬次而去。

相關字眼的百度搜索指數也是在一天內突破了百萬次。

網友們真是大開眼界。

他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看到一幅國畫的修補工作。

而讓他們能看到這樣的場麵,正是因為寧飛。

“現在寧觀主和老藝術家之間的差別,就差一個‘老’字了。”

“這才真正是大藝術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