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武人的團結(1 / 2)

魏彬整理了一下思緒後說道:“雖說太醫院裏的禦醫已經是大明最好的大夫。但是我大明地大物博,人才濟濟,或許這天底下有人專治這種疑難雜症呢。

所以我建議由內閣寫個條子,司禮監批個紅,讓各府州縣官吏將本地的名醫請到京城來,給皇帝瞧瞧。或許真能有人能治啊。

退一步講,若是不成,咱們也算是盡力辦事了。”

內閣幾位大臣開始思索起這事的可行性。

最先搖頭否決的就是蔣冕。

“不妥不妥。

一者,皇上的病情應該保密。

二,太醫本就是曆年自各地采選的名醫,如今下令各地銓選名醫,結果也不會比如今好。

三,各府銓選遠水解不了近渴,再者如此大規模卻最終很難見到成效的活動,勞民傷財。

四,皇上重病,卻無子嗣,這極有可能埋下禍根。

五,兵權旁落,若是有人借機謀亂,我等當如何應對?”

魏彬聽罷就是一陣心驚,蔣冕所說並不是瞎謅,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朝廷內外的事情他基本都了解。

眾人最後都將目光聚集在首輔楊廷和身上。

楊廷和知道這事是避不了,需要做個表態了。

“老先生,我看大肆尋訪名醫就算了。這事若是鬧得沸沸揚揚,對皇上與朝廷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也不是說就不管皇上了,我看就由司禮監向各地鎮守太監,去一道公文,讓他們推薦境內能治疑難雜症的名醫,遣送京師。

先生你看,這樣可好。”

魏彬點點頭,算是認可了楊廷和的意見。若有鎮守太監出麵,則不必弄的天下皆知。

不過之後魏彬又抬頭看向四位內閣輔臣:“好,這事我去辦。可大明天下的重任可就在四位身上了,諸位最好早日拿個法子出來。”

說完魏彬就起身告辭,匆匆前往司禮監發布公文去了。

剩下內閣四位輔臣麵麵相覷,他們自然清楚“大明天下重任”指的是什麼。

一者,皇帝無子,儲君當為誰?

二者,兵權集於江彬,董卓之事或會重演,朝廷不無被武臣脅迫甚至把持的事。

有重要事件時,內閣值吏都需要外出回避,然而沒有一次會像這次這樣。即使事主離開,內閣的大門依然長時間關閉。

值吏們麵麵相覷,皆意識到事態可能有些嚴重。

內閣房門依然關閉,裏麵商議著什麼依舊不為人知。

——

京城的二月,積雪開始融化,一點一點的滲透進土壤裏。瑞雪兆豐年,就是這麼個意思。

朝廷的風卷雲湧並沒有影響到沈秋,自魔術館回來之後,他除了去過一次李家窯之外,再也沒有外出。

廷試對進士來說,其實不亞於舉人考會試。唯一的區別是,一個是考不考得上,一個是餘生為官的高度。

沈秋知道古代社會是沒有人權概念的,有權比什麼都強。如今在這通天仕途的門口,他又怎麼可能一點都不在意。

姚德望夫婦在錦衣衛的幫助下,前往正德皇帝居住的豹房進行表演。

原本激動無比的魔術館眾人最終是失望而歸,李琮告訴他們說,皇上臨時有事不能來觀看,讓他們先行回去,將來有機會再召他們進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