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女人的直覺(1 / 2)

沈秋發現,兩人的商討就快要結束了。

這卻讓沈秋納悶的無以複加。

“不是,你們二位這聊了半天,什麼事情都談妥了,怎麼就不談價格?這不是最重要的嗎?”

趙殷兩人皆是一陣輕笑。

趙啟德道:“這事不用談,我相信公子,公子決定。”

殷小滿也道:“就是,趙老板說的對。”

沈秋沒想到這兩人居然信任自己到了這種程度,連這種事情都能叫給自己做。

雖兩邊說起來沈秋都是股東,然而現代社會公私分明的商業慣例,沈秋還是非常認可的。

於是沈秋開始給二人講解起合同的意義與作用。這個他們很好理解,這與借錢留字條的字條是一個作用。

於是沈秋再次施展自己老本行,擺上文房四寶就是揮筆直書,很快兩張合同就書寫完成。

殷小滿頭一次簽這種合同,還是新奇的很。趙啟德上次簽過一次,如今已是輕車熟路,一下就簽好了。

互相商量了過來接貨之人的憑證之後,趙啟德親自帶著三人參觀了作坊玻璃燈罩的製作。

如今的作坊,有了七八個人忙碌,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小作坊,以前那個頂天隻能算是夫妻店。

就在趙啟德送幾人出門就要上馬車離開的時候,祥嫂“啊”一聲驚呼,又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力。

“唉,公子等等,有個東西忘了給你了。”說完祥嫂就趕忙往回跑。

片刻之後,祥嫂提著一個小籃子跑了出來。當沈秋看清楚籃子裏的物品時,恨不得也驚叫出聲。

原來,祥嫂拿出來的是以前沈秋交代趙啟德,等透明度再有點起色之後,就製作的凸透鏡。

沈秋沒想到,趙啟德照著他說的樣子,真的做出了七八片,這真是一個意外驚喜。

趙啟德夫婦雖然也發現了凸透鏡有放大事物的功能,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玩意可以做什麼用。

或許說他們如今的注意力全在燈罩上麵了。

將每一片凸透鏡片在眼前看過一遍之後,沈秋臉都快要笑爛了。

哇,有了這玩意,望遠鏡,眼鏡都有了著落。說不定需要的時候顯微鏡都能做出來。

突然沈秋又想起來上次說過讓他們試著生產整片玻璃,於是開口問進度。

趙啟德則表示,平麵玻璃非常好生產,可是真不知道有什麼用,還不如燈罩,或是這個凸透鏡有用呢。

沈秋想了想,如今作坊是運作起來了,趙啟德也不用繼續奔波送貨。研發的進度是不能停下來的,玻璃的用途還是非常廣泛。

於是將籃子遞給林安安,然後將趙啟德叫到一邊。

趙啟德過來之後,沈秋就開始將他最初想製作的物品解釋給了對方。

沈秋最早是想製造鏡子,因為他覺得這玩意市場不是一般大,在銅鏡時代,玻璃鏡子這種東西若是橫空出世。銷量絕對火爆。

然而,最大的限製問題是怎麼做到鍍銀,這個沈秋不太懂。但是模糊記得水銀好像可以,不過有毒,所以沈秋想讓趙啟德做些嚐試,看看有沒有其他什麼東西能做成鏡子。

反正科研嘛,就是無限的嚐試就好了,當然也不是漫無目的的探索,這種最多算是看著葫蘆畫瓢,成不成看運氣,做不做就是自己了。

回去的路上,殷小滿在和沈秋討論這個燈罩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