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沒事沒事,就是有個朋友也是這個名,所以聽到有點驚訝。”
這時翰林侍讀也看到沈秋這邊的動靜,出聲喝止道:“安靜,上殿。”
說完侍讀就從前帶路,進士們排成五人一排的方陣,保持一致的步伐開始前往奉天殿外。
沈秋為何驚訝於李春芳這名字呢?
以前沒有朋友叫李春芳,現在也沒有,但是沈秋知道,以後一定得有……
李春芳這個名字,沈秋記得很清楚。那可是隆慶年間的內閣大學士啊。將來也是入閣拜相的人物啊,不管怎麼樣,這種關係都要好好處一下,多個朋友多條路嘛。
實際上沈秋是被名字給欺騙了。
此李春芳非彼李春芳。這個李春芳已經快三十了,嘉靖在位四十四年,還不算這一年。
所以離隆慶還有四十五年,那時候這哥們都七十五歲了。
即便沈秋自己好好經營自己如今的身份,四十五年後,可能沈秋自己都在內閣裏退休了,哪裏用的上這位仁兄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個李春芳人家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如今還隻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童罷了。
沈秋哪裏知道這些,他以為這就是曆史上的那個李春芳。
翰林侍讀將幾人帶到奉天殿門口,就側身在門口等待,進士們則自行隊列入殿。
都是程序式的操作,進士們進去後跪拜在地,山呼萬歲後,宣旨太監便展開聖旨開讀。
當然在進士們前麵還跪著一位紅袍老人與一位紅袍中年。雖然兩人是朝前跪著,但是從兩人身形姿態來看,沈秋很確定其中一位是耄耋之年的老人。
聖旨宣讀完畢,沈秋也就知道這老人是誰了。
老人頭銜是有點長,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掌詹士府事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劉春。而他旁邊那位則是翰林院侍講學士劉龍。
這兩人就是這群新庶吉士的導師,任務就是教習。
宣讀完畢,就沒有庶吉士什麼事了。出門後跟著兩位導師帶著聖旨去領衣服就是了。
庶吉士本質上還是去翰林院深造,沒有品階,但是朝廷已經認可你是官員的一員。
所以是發的青色官服加烏紗帽,隻是缺少具體象征品階的補子罷了。
回到家的情況還是一如既往的讓沈秋憋笑。
“嘿嘿,老林,縣太爺的官袍也是這個顏色吧。”
“哈哈,老沈你有不有點出息。咱們府裏的同知大人不也才是這個顏色嗎?”
“同知大人,那是幾品官?”
“哈哈,正五品。”
“喲,縣太爺才七品啊。”
“哈哈,老沈你就等著吧。文豐啊這輩子最少最少也能給你整個大紅袍回來。”
“紅袍!那可是一省也沒有幾個啊。”
“那是自然,入選庶吉士,文豐在努力一點,就是一部尚書,或是入內閣拜相都是有機會的。”
“尚書!”沈南似乎覺得這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官了。片刻之後又來了精神,對沈秋說道:
“如今這樣爹已經知足了,至於什麼尚書不尚書,內閣不內閣,爹不管了,你自己看著辦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