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有了自己判斷之後,說話的膽子就大了起來。上次策論不敢寫的東西,想來現在也是該用上的時候了。
人生無時無刻不處於抉擇中,沈秋現在就處於抉擇中。這些內容要是說出來,等待沈秋的是兩個結果。
要是猜對了,直接擊中要害,被袁宗皋拉攏,成為心腹幹將。若是猜錯了,那可能就是官運到此為止了。
多少人傳授過為官的訣竅——明哲保身。
不過沈秋不想這樣,雖然沈秋並不知道袁宗皋將來命運如何。但是目前來說,他是嘉靖最堅定的支持者。
也就是說得袁宗皋賞識,基本上就是得嘉靖賞識。所以沈秋想放手一搏。
“大人既然查過戶部的帳,想來必然知道大明最大一筆賦稅用到什麼地方去了吧。”
袁宗皋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表明自己心裏有數,不過並未說出宗室二字。
“大明宗室,如今一年開支可能站了朝廷收入三成吧!軍費開支占了四成,官員俸祿有兩成多,餘下其他開銷總共不到一成吧。不知道晚生說的對不對。”
“差不多吧!不過其他開銷占了隻有不到半成。”回答時,袁宗皋滿臉都是憂慮的表情。
不過沈秋接下來的話,讓這位閣臣的麵色更加難堪了一些。
“我要是記得沒錯,弘治年間宗室開銷才兩成多吧。這才四十多年已經增加了近一成了吧。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宗室子弟肯定是越來越多,以後得繁衍速度肯定是越來越快。到時候可能整個國家一年的錢都不夠給這些宗室發俸祿。”
袁宗皋無奈道:“這又能如何?太祖有明令,不能讓宗室子弟受凍挨餓。誰敢說什麼呢?”
“既然就我和大人兩個人,我就說一些大不敬的話吧。
敢問大人,今日漢唐劉李子孫過得怎麼樣?”
沈秋的意思袁宗皋自然懂,國家都沒了,那些宗室子弟能怎麼樣。還能活著那都是命大,劉備不都去賣草鞋了嘛。其他各自謀生的自然不可勝計。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道理皇帝懂,宗室也懂,文武百官也都懂。可是又能怎麼樣?皇帝拿刀切宗室的俸祿,宗室會坐以待斃?
真以為阻擋削減宗室的是一百多年前就死掉的朱元璋?不是,我們先前就說過了,死人的話活人是不會在意的。
真正會出來阻擋的就是這些宗室藩王們,即使沒有明太祖留下的那些話,麵對削減他們利益的時候,他們依然會有無數種方法來對抗。
建文帝削藩,有人說是因為做的太絕,太狠,不近人情,這也都是事實。
然而不可否認,使用溫和手段,慢慢削,可能會效果好很多。
但是當時明朝那些藩王,個個手中有兵。他們就會乖乖看著建文拿筷子,把太祖皇帝分給他們的肉夾回去一半?就不會有幾個藩王團結一下,喊一嗓子:這是我爹給我的,大侄子你不能動?
反正最後結果隻有一種可能,無論是一擼到底,還是向切羊肉一樣,一片一片切。這幫人都是朱元璋的兒孫,個個在智商上都沒有毛病,幹起來隻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