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堅持要宣讀紙張上的內容,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所以當秦有德重新撿起那兩張紙的時候,大堂內外的好事者都已經伸長了脖子,豎起了耳朵,就等著接收宣讀出來的內容了。
相對來說,那些關心沈秋的人,如姚德望與趙啟德家的兩對夫婦,都不希望紙張上的內容被讀出來。
因為他們心中能想到的原因,和那些圍觀人群想到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這種時候除了皇帝的直接命令外,沒有任何人能中斷都察院和禦史的追凶斷案。
好事者是希望徹底證實自己的猜測,而趙啟德他們是不希望沈秋動用特權的事情被人知道,那對沈秋更不好。
而殷小滿更是非常直接的對沈秋翻了幾個白眼。
誰說不是呢,其他人動用特權,恨不得沒有一個人知道,但是沈秋好像還擔心人家不知道,非要讓秦有德當堂宣讀。
就這麼廣而告之,殷小滿隻是白他幾眼,已經算是他運氣好了。
時間在繼續,情景還在流動。
秦有德開始宣讀起來……
滿懷期待的好事者,沒能聽到他們想聽的內容。
因為沈秋並不是從嘉靖那裏要的免死金牌。這兩張紙其實是兩道皇帝頒發的文書。
一道是準許沈秋進行玻璃製品商業的許可證書,這是確定玻璃產業合法性的一張紙。
第二張紙,沈秋本來是想要嘉靖給自己各類礦產的開采權。不過嘉靖不給,隻給了沈秋玻璃原料的開采權。
嘉靖倒不是意識到了礦產的價值,而是這一切礦產中包含了金銀銅礦,在這一點上麵,嘉靖是一點都不鬆口。《鹽鐵論》這些嘉靖都曾經看過,所以資源這一塊他並不想放手。
隻不過,玻璃製品需要的原料,嘉靖真的不知道還能有什麼用,在加上沈秋給嘉靖開出的分紅條件,所以嘉靖才同意簽了這份文書。
對沈秋來說,有了這兩樣皇帝親自頒發的許可證,這些官僚是沒有辦法再從這兩個方麵為難自己了。
就連殷小滿等人聽完,都是喜笑顏開。因為這意味著從此以後,他們生產的玻璃製品都是合法的了。
當然,徐大少也是意外連連。就連他最初都以為沈秋是要來了“免死金牌”。沒想到沈秋要來的是這種更有用的東西。
這也就是沈秋堅持請秦有德宣讀的原因,若是不宣讀,這兩份文書的內容將發揮不了自己應有的作用。
一旦當堂宣讀,那就是可以一天傳遍整個京城了。沈秋到這種時候都沒有忘記廣而告之,提高知名度。
秦有德宣讀完畢,就將兩份文書展開,讓兩名兵丁拿著在圍觀人群麵前展示一番。
雖然時間有限,許多人都不可能看完上麵的字,不過隻要看清那大大的皇帝玉璽紅印就好了。
之後,秦有德宣布西城巡城衙門的最後判決。
被告沈秋,支付一半傷者治療費用後,無罪釋放。而被捕的混混,有傷人情節者,一律按大明律法處理。
情節輕微的,按照十日關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