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我隻信明律(3 / 3)

真正起到實際作用的,其實是老劉,以及三個村子的有建築經驗的村民。

而沈秋直接將,趙啟德寫給自己的東西交給老劉,讓他看著上麵的要求辦。

那都是趙啟德搞了半年作坊,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說那個房間需要多大,要在那個方位,怎麼做能夠最大程度降低重複勞動的可能性……

沈秋要不是需要把這些,都念給老劉等人,他是絕對不可能看完這長長的幾張紙。當然這也是趙啟德花錢讓人幫忙寫的,他自己也是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粗。

整整一個下午沈秋等人都在跟隨老劉等人四處選址。後來徐家姐弟實在是懶得動了,帶著自己的隨從就跑回了張村。

沈秋自然是想跑,可是他那裏能跑的掉。他可是正主兼財神爺,看歸看,看完還需要他點頭。

最後到傍晚的時候,老劉等人才意猶未盡的準備打道回府。

晚上免不了又是一陣吃喝,宴席上老劉與其他人繼續商議著各種可能性,地方,材料,建好之後的使用,基本全部都涉及到了。

最後酒足飯飽後,老劉結合了大家的意見,拿出兩個最合適的位置,遞給沈秋:“少爺,符合你們要求的就這兩個地方。”

沈秋看著老劉畫的草圖,心中大乎這是靈魂畫師啊。好在看地形的時候沈秋一起去看了,所以知道大概是那一塊位置。

沈秋當即指著其中那個周圍開闊的地方說道:“那就這裏吧,地形開闊,無論是堆放東西,還是將來擴建,都需要地方大些。”

醉醺醺的老劉笑道:“可以可以,讓我首選這地方。成明天咱們再去實地規劃一下。”

同時沈秋也考慮到,自己和老黃終究是要回京城的,這裏的建設事宜,還是要交給當地人。

於是沈秋舉杯叫住張長隆、劉村長、周昌平三位村長道:“沈某來這裏,隻是看一眼地方,選個址,將來的興建還需要幾位進行督建才是。”

張長隆幾人自然趕忙表示道,他們肯定會好好配合老劉的工作。因為他們覺得,看場地之內的事都是老劉在做,都以為老劉接下了這個任務。

結果老劉憨憨一笑道:“哈哈,配合我個啥,我和少爺一起回去。”

幾人皆是一愣,京城來的這些人,徐家兩位明顯是走馬觀花。剩下的沈秋是個官,要回去。

最像是來幹活的人就是老劉了,結果也要回去,他們不明白這一個自己人都不留,這還建不建了。

沈秋一眼看明白這些人的憂慮,笑道:“幾位無須擔心,不僅要建,還要加快速度來建。到時候會有人過來查看,那時候來的,可就是要在這裏紮根的人了。”

當然阿發思慮的最遠,開口問道:“大人,這你們要是都走了,將來這建到中途,有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這自然也是沈秋考慮過的問題,笑道:“這也正是我想說的,想來這一塊能建屋的你們都認識吧?”

“這個我們自然是熟得很。”

“好,那就好辦了。”

——

第二天早上,附近十裏八鄉的有經驗的造屋匠,差不多有二十來個人,全都到了沈秋選好的這塊地方上。

老劉很快就和這幫人熟絡起來,用後來他和沈秋說的話就是——大家都是玩磚頭的,熟起來自然很快啊。

沈秋要做什麼,老劉非常清楚。就連李家窯老劉也去實地考察過。所以很多東西沈秋一和老劉說,老劉就能明白。

“那裏看見沒有,就那裏到時候需要讓人,下海清理一下,要是水深足夠。鋪木板過去,要建一個碼頭,供船停泊。”

“還有那邊,到時候把這些雜草樹木砍掉,地好好平一下,修一排木屋,修的大一點,將來對方貨物使用。”

“還有那裏也要……”

……

基本上就是老劉再說,其他人在聽。像極了沈秋以前見過的客戶。

當時客戶一來,指著這裏那裏,趾高氣揚的說道:

“這裏要改……

這個也要改下……

這個不到位要重新弄下……

這個太多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