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生當有所為(2 / 3)

黃錦說話的時候,也是刻意壓低了聲響,害怕打擾到嘉靖。

最後沈秋與張銳二人,還是朝著嘉靖寶座方向行了大禮,才轉身離開。

至於李芳兩人,那可是被黃錦狠狠地用眼神殺死了幾回。當然隻是這樣,絕對不可能,不讓他們長長記性,那這禦前太監是不是太好當了。

黃錦的處罰也沒有讓他們失望,他們兩個月的月銀就這麼沒了。實際上這已經算是很輕的處罰了,要是司禮監那幫人來處理,他們二位怕是要十天半個月下不了床咯。

經過這麼一陣事,站回謹身殿外的張銳已經沒有心情在和沈秋聊葡萄牙人的事了。

但沈秋滿腦子都是葡萄牙人,因為東西方差異拉大,各自走向了不同道路,帶來的後果太嚴重了。

不久之後,嘉靖下朝,沈秋張銳二人就跟進了謹身殿。

嘉靖壓根就沒有在意先前殿外吵鬧的事,這需要感謝黃錦。他隻要在旁邊提醒一句,嘉靖就需要為這件事做出一個處罰。

因為對於皇家來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多大多小的錯,都需要有他的處理方式。

嘉靖匆匆往自己位置上一坐,就看向後麵的沈秋張銳。

張銳立馬將楊文博寫好的奏本遞了上去,然後同時開口介紹起了案件的審理結果。

嘉靖一邊聽著張銳的講解,一邊看著奏本裏麵的內容。

最後居然非常意外的問道:“這居然是韃靼人的陰謀?”

“是。”

“朕記得韃靼可汗年紀也不大吧。”

“如今的韃靼可汗,乃是兩年前擊殺其叔父,奪得汗位,如今還不到十八歲。”

聽到這裏嘉靖點了點頭,原來這位韃靼可汗也隻比自己大一兩歲。

不過嘉靖還是有一點不放心的問道:“張大人,你可審理清楚了?這世上真有能模仿他人筆跡,到這種以假亂真的地步?”

張銳趕忙解釋起關於這些疑問的一切。

嘉靖不傻,下一個問題就把張銳問住了:“張大人,那能模仿人筆跡的這人如今在哪裏?”

“額,這個……皇上,這都隻是那些疑犯交代有這麼一人,其下落還不知道。”

張銳眼神一掃,發現嘉靖有些略微失望的樣子,趕忙又接話道:“皇上請放心,臣回去就讓人全力追查此人下落。”

嘉靖聽後也隻是點了點頭。

張銳倒不是沒事給自己找事,皇帝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興致來了什麼都要,興致去了,想都想不起來。

所以人找不找基本上是不打緊的,讓皇帝開心最重要。

不過沈秋能看的出來,嘉靖對這審理結果有那麼一點不滿意,當然具體為什麼沈秋又說不上來。

許久之後,嘉靖還是接受了這件事情的結果。

不過嘉靖看著沈秋那鬱鬱乎乎的神情,而且還前後躊躇了幾次,卻沒有說出口,於是問道:“沈秋你怎麼了?”

沈秋自然是有話要說,以前沒有觸景生情,想不起來也就罷了。如今既然知道了這事,哪裏還能若無其事的活著。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此為民族大義,容不得沈秋不進行幹涉。當然沈秋也還是有自己底線的,雖然說起來不甚光彩,但螻蟻尚且偷生,沈秋安能不惜此身。

沈秋的底線就是,隻要不危及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安全就好。一旦要接觸這個底線,沈秋也不知道自己會怎麼選,聽天由命吧。

沈秋一整衣袍,畢恭畢敬的朝著嘉靖行了一個大禮:“皇上,臣有一言上奏。”

沈秋如此正式的樣子,幾人其實從未見過。就連嘉靖都一臉疑惑的看了黃錦與張銳兩眼。

張銳是個老江湖,平日不想參和什麼雜事,也不想卷進什麼大事。一見沈秋這舉動,立馬知道這不是什麼輕鬆事,趕忙向嘉靖告退道:“皇上,臣先告退了。”

嘉靖也以為沈秋有什麼私事要求自己,也就放任張銳離開。

嘉靖看了走出門的張銳,然後又看了一眼黃錦,後者非常識趣的退出謹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