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一聽母後這詞,都知道說的是蔣氏,因為嘉靖叫張太後為母後的時候,聲音重來沒有這麼自然過,所以沒人敢吭聲。
楊廷和作為首輔,這個時候是他該說話的時候了。
“皇上,臣等實在是有要緊事情,才求見皇上。實屬事情緊急。”
“緊急,哦。那楊大人,你們也起來說吧,都這麼大年紀了,地上全是石板,對身體不好。黃錦,帶人扶大人們一下。”
黃錦立時一揮手,招呼著跟著嘉靖過來的太監宮女,就要去扶這些大人。
結果被楊廷和出聲拒絕道:“皇上,我等皆為國家大臣,今日所為之事,都是為國家而做,當等臣等說完此事方可。”
走出幾步的宮女太監,聞言就是一愣,都紛紛看向黃錦,而黃錦此刻也隻能無奈的看向嘉靖。
嘉靖本不喜歡老是勸人,既然大臣們執意如此,他也就揮手作罷。
得到指令的宮女太監,也算是鬆了一口氣,退回自己的位置。他們辦差事,最怕的就是遇到這種左右為難的事,要是處理不慎,最後遭殃的就是他們自己了。
“有什麼事,首輔大人就說吧。”
楊廷和本就是跪姿,直接俯身一拜,直接是額頭觸地。身後一群官員也隨著楊廷和的大禮一起下拜。
雖然外人看來,這給嘉靖的尊重十足,但是隻有嘉靖知道,大臣們越是如此鄭重,事情就越是難辦。
“臣,國家元輔,身後諸人,國家重臣。
然臣等最年輕者,也已年過半百。縱有為國家鞠躬盡瘁之心,然歲月不饒人,不知何日就於榻中長眠而不醒。
故而,臣等深憂國家未來之人才。禦史、給事中,皆國家口舌之官。需有勇、有識、有膽、有氣節之人方可做到直言不諱,犯顏強諫,此皆國家未來正直大臣。
六部主事部官,雖品階不高,然為國家任事之臣。今日萬般處事曆練,他日便可承國家千鈞之重,為國家他日良臣。
此皆國家之未來,社稷之棟梁,臣願陛下能體諒言官忠直之心,部官任事之不易……”
楊廷和這灑然一陣大言,聽得嘉靖也是神情一動。他說的沒錯,那些刺頭確實是未來大明的大臣,不過這隻是站在楊廷和等人立場上是這樣。嘉靖卻不以為然。
楊廷和見到嘉靖的神色緩和許多,覺得該說正事的時候了。於是接著說道:“近日錦衣衛前有逮捕錢若水之事,後有東廠大肆緝捕言官部官之事。
臣等以為,言官部官,皆是我朝廷官員,若是真有罪。請公之於眾,命刑部都察院及大理寺分別審理,有罪論罪,無罪釋放。以昭天地法網之恢恢,人間王法之疏密。”
楊廷和說的這些,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自太祖朝開始,這個話題就沒有斷過。實際上沒有任何效果。
當然麵對楊廷和帶著眾大臣,這樣說這事。嘉靖其實很無奈,因為楊廷和要求釋放這些人的理由,非常光明正大,那是在為國為民考慮。
就當嘉靖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遠處幾道人影開始往這邊飛奔而來。
“皇上,皇上。”
喊話之人,正是飛奔而來的幾個人中的一個。他的聲音非常明顯,嘉靖一聽到這個聲音,就立時舒坦了下來。知道自己這一關算是過了。
而楊廷和等大臣一聽這話,自然也是一驚。因為他們也很熟悉這個聲音,正是他們想要找的正主,張佐。
張佐一來到嘉靖麵前,就立馬往地上一跪。開始磕頭:“皇上,奴婢來晚了,讓皇上受驚了。”
這邊楊廷和等人,一聽張佐這別有所指的話,立時就是胸口大氣上湧。
蔣冕作為性子最直的一位輔臣,哪裏能受這種氣,當即側頭指著一旁的張佐質問道:“張公公這話怕是不妥吧,我等朝廷重臣,所做所為,皆是為了大明天下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