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秋雖然不舍的京城這個舒適安逸的生活地,但是終究事情到了這一步。沈秋告訴自己,不需要幾百年後林則徐的睜眼看世界,今日就由自己去開啟這一趟征程。
沈秋沒有想到,來給自己送行的隊伍會這麼龐大。
除了自己一家人與朋友之外,方獻夫、霍韜二人都來了。兵部東廠張佐、錦衣衛張銳,都帶人前來給沈秋送行。
而兵部也派出了官員,除了給沈秋送來一百副望遠鏡外,還有兵部的堪合,這是用於出公差,可以住驛站的憑證,而且沈秋要的還是最急的那種。
因為沈秋知道,來回半年那個時間,是他們想舒坦走運河的時間。若是自己全程走陸路,時間可以省下一大半,不過就是人會挺累的。
黃錦帶著嘉靖的贈物,匆匆趕到送行地。
“沈大人,這是皇上給你的應急之物。皇上說了,到了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再用這個。”
說著,黃錦就把一個小木盒塞給了沈秋,並且再三囑咐沈秋,這東西一定要自己妥善保管,要是丟了,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沈秋趕忙看了一眼盒子,發現上麵有封條,看來這裏麵的東西真的非常恐怖啊。
不過沈秋心道,還不如給我一把尚方寶劍呢。
就在這時,吏部右侍郎也來到了送行隊伍麵前。隻見他身後跟著兩名端著托盤的官吏。
一位官吏手裏端著的是一封文書,另一人則是端著一套官服,另外後麵還跟著一位穿著官服的中年男子。
隻見這位吏部右侍郎,拿起盤中的文書對沈秋說道:“庶吉士沈秋,這是吏部給你的公文。”
這事沈秋知道,昨天去宮裏,嘉靖就告訴他了。因為沈秋如今隻是無官無品的翰林院庶吉士,而這次又代表朝廷去和葡萄牙人交涉。
派這麼一位儲備官員前去,實在有點不像樣子,所以楊廷和同吏部商議之後,前來詢問嘉靖,可不可以給沈秋實授一個品階。
嘉靖自然同意,本就感激沈秋昨天肯站出來解決這個問題,品階是嘉靖最不缺的東西。
吏部與內閣的意思,是隻給沈秋六品的官階,但不給職位。
不過嘉靖不同意,要求授予沈秋翰林院修撰。
楊廷和聞言大驚,表示了極力反對,理由當然是一大堆。比如說,若是人主隨心升賞官位,那麼就會開啟不少專營之人的阿諛奉承之心……
總之一大堆話的意思就一個,官位這東西,有他自己的升遷順序,若是隨人意願隨意升遷,就會亂套。
小則禍人,大則亂國。
嘉靖還是個聽話的人,雖然沈秋如今他很器重,但確實超遷到翰林院修撰的話,是有點駭人聽聞了。
翰林院修撰,那是新科狀元的初授職位。之後也隻有庶吉士當中成績優異者,在散館時會被授予這個職位。
如今沈秋擔任庶吉士不到半年時間,就超遷到翰林院編修,確實有點過份了。
所以嘉靖最終同意了楊廷和的意見,給沈秋六品官服,但是不給予任何職位。
當然這同時又引出一個新問題,有品無職的官,算官嗎?
看事了,小事且無關大雅的話,品階自然是有用的,官大官小就看品階啊。
大事的話,就沒什麼用了。到了麵紅耳赤的時候,那就隻問你手中的實權是啥了。無實權哪怕是一品大員,在落難之時,也奈何不了一位帶著手下的百戶。
隻見這位吏部官員將手中文書遞個沈秋之後,就問道:“沈秋,要不要我給你說一下這文書的內容?”
“不用了,沈某自己看就是了。”
見沈秋自己在看,右侍郎也不在說話,等到沈秋看完抬起頭,就讓身旁的文吏將官服遞了過去。
接著吏部右侍郎將身後一位官員叫了過來,指著沈秋說道:“這位就是翰林院庶吉士沈秋。”
接著又指著那位官員對沈秋說道:“這是這次兵科派往廣東,勘察屯門之戰的官員。由於沈秋你無實職,故而內閣決定讓夏大人充當你的副使,有什麼事情你直接和夏大人說就是了,他會全力配合你的。夏大人,介紹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