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準備和談(2 / 3)

其餘有功將士,汪鈜也進行了量力獎勵,雖然不多,但是心意卻十足已到。

而水師的文書也將這兩戰的來龍去脈,以及戰果謄寫兩份文書,一份交給廣東布政使,一份上交兵部,報告朝廷。

同時夏言也沒有閑著,講此戰的各種事情,進行了詳細的記錄,之後也一並讓人送往兵部。

這些事情之後,汪鈜開始做起了自己的設想,他希望沈秋繼續幫助水師督造一些龜船。

讓水師擁有拒敵之力,將來更是可以出港尋佛郎機人進行決戰。

本以為沈秋會同意,因為在所有人眼裏,沈秋是個十足的好戰分子。

改子炮,造龜船,連夜跟隨戰船出戰……等等事情,無一不顯露出其好戰的本性。

不過實際上沈秋的態度,讓汪鈜感到一絲詫異,沈秋並沒有答應,但是也沒有拒絕。

但是從這個態度,汪鈜已經能猜到一點端倪。

當然,夏言知道為什麼,不過他剛開始也以為沈秋會答應。

當其他人散去的時候,汪鈜才留下沈秋夏言二人。

沈秋本就有專職任務,所以現在說起來也就沒有什麼可扭捏的。

於是笑著給汪鈜解釋道:“回大人,龜船確實還要繼續建造,而且仿製佛郎機炮的事情也還要繼續。

不過沈某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這事說出來也不知道大人會是什麼反應。”

因為沈秋來這裏隻是將布政使封常清的書信以及望遠鏡的兵部文書,交給了他們。

所以到現在為止,汪鈜等人都一直以為沈秋也是過來勘察屯門之戰細節的官員。

雖然錦衣衛很紮眼,但是他們覺得沈秋是翰林院庶吉士,而翰林院是皇帝的秘書機構。這皇帝派出的人員,有錦衣衛保護,也不是什麼不正常的事。

這個時候,汪鈜才意識到,事情可能不像自己以前想象那樣。

果然,隻見沈秋從懷中掏出嘉靖給的文書,遞給汪鈜。

汪鈜將信將疑的接過文書後,仔細看了起來。看到最後,注意力自然是集中在嘉靖玉璽之上,難怪能有錦衣衛護衛,這可是皇命啊。

不過隨之而來,汪鈜的疑問也來了。

“這個,朝廷既然有通使佛郎機人之意,沈大人你為何不一開始就說這些,反而是費力打擊佛郎機人。

如今對方一天之內損失四艘戰船,陣亡一兩百人,被俘兩百多人。如今這局麵,不分出個勝負,怕是不會和談了吧?”

夏言看了沈秋一眼,然後笑著對汪鈜解釋道:“汪大人,這事我之前就問過沈大人了,我來給你解釋這事吧。”

於是接下來,夏言就將他們啟程前往水師港口那一天的對話,說給了汪鈜。

汪鈜非常認真的聽夏言說著,初時還是一副疑惑未解的樣子,但是隨著聽得越多,也就明白了沈秋的意思。

一細想也確實是這麼回事,兵強馬壯之時,誰會和弱勢一方和談?即便是和談,怕也是城下之盟那種和談。就那種和談,不要也罷。

當然,之後汪鈜也不免問了沈秋一句:“咱們真的有必要和這些佛郎機人和談嗎?當初咱們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不是照樣趕他們走嗎?如今不但學會了仿製他們的火炮,而且還有了龜船這種戰船,即便是佛郎機人來和我們大打一場,他們也沒有多大的勝算了。

怎麼說如今也是,今時不同往日,要不咱們就先斬後奏,自行決斷了這事,為大明保住這份顏麵?”

沈秋還不知道怎麼說,夏言再次笑出了聲。

“夏大人這是怎麼了?難道老夫說的不可行?”

“不是,汪大人說的確實可行,隻是有一點大人多濾了。”

汪鈜十分不解的回憶了一遍自己先前的言語,發現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麵帶疑惑的向夏言求解。

看著夏言那一副賤兮兮的表情,沈秋實在是不想看他賣關子了,本想開口給汪鈜解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