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從戰俘營裏帶走了兩人。
原本沈秋的意思是讓兩位船長回去,因為他們位高權重。由他們回去傳達這件事情,對方會更容易相信一點。
但是大胡子兩人都同時表示,他們的船員都還在這裏,他們做為船長,不能夠輕易地拋棄自己的船員離開。
所以他們一致要求沈秋,選兩名船員帶信去找他們的大部隊。他們需要留下來陪著這些船員,要麼共見光明,要麼同樣蹲在這裏。
不過在沈秋的極力勸說下,兩人才同意由他們中的一人,帶著另外一位船員去尋找自己的大部隊。
而最終是大胡子,帶著另外一位年輕小夥子乘坐著小船離開的水師碼頭。
“總感覺你好像還有什麼事情瞞著我們。”
夏言的這一句話,突如其來的讓沈秋沒有防備,差一點就要喊出聲。
不過這種事情已經很熟悉了,沈秋隻是心中感覺到了差異。微笑著問道:“那你感覺我有什麼事情瞞著你?”
夏言尷尬一笑道:“我也說不上來,但就是有這麼一種感覺。”
因為沈秋給出的反應,讓夏言完全看不出來是有問題的表情。殊不知這個時代的沈秋,已經是一個說話不臉紅的人了。
實在是沒有辦法,因為他有太多的秘密需要隱藏。時間一長,也就養成了臉不紅,心不跳的高超技藝。
接下來夏言轉移話題,和沈秋聊起來其他問題。
“你覺得這些佛郎機人能答應這些條件嗎?”
看著逐漸遠去的船隻,夏言向沈秋問道。而他問的自然是說的佛郎機國。
對此沈秋還是心裏有數,笑道:“他們會很高興簽下的,他們不惜發動戰爭才能拿到的,如今我憑借著一紙條約全部給他了,你說他們會不會高興?”
“額,沈秋,你能不能換個說法,如果你回去還是說的這麼直白,我怕朝廷裏不少人會找你麻煩啊。”
夏言說的沒錯,任何一個人聽到這種拱手送人的話,怕是都要心中升騰起一些火氣。人家發動戰爭都沒能得到的東西,你居然就這樣拱手送人。不得不讓人懷疑你的動機啊。
雖然看起來是佛郎機人占了便宜,但隻有沈秋知道。曆史上,自明朝之後,中國人就逐漸喪失海權,導致中國沒能在大航海時代與列強並駕齊驅。
也正是因為缺乏交流,導致西方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之時,東方依舊過著自己傳統的日子。
而曆史隨著時間的後移,而差距越加拉大……
當然,這並不是說明清兩代,中國人一點機會都沒有。其實中國人非常勇敢,在明清兩代,最少出現了三次大機會。
這三次機會都是出海民眾自發形成的一個組織,當然從曆史評價來看,他們在正史裏都是屬於叛逆的存在。
第一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嘉靖後期的倭亂,雖然其為禍東南沿海十餘年。這確實是對大明朝廷造成了極大危害。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你會發現如果明朝采用西方荷蘭、葡萄牙、英國等西方國家的處理方式,汪直這一夥海盜完全是可以成為像西方國家的東印度公司一樣的擴張機構。
嘉靖倭亂中,汪直其實最後想要的就是傳統中國人的共同觀念,光宗耀祖。最後其被捕也是因為他相信了朝廷會讓他光宗耀祖。
反觀西方世界,出去航海劫掠一通的海盜,回到國內被奉為英雄,並且隻要你能到達的地方,本國政府和國王就會授予你職位與這塊地方的統治權。
在沒有國家支持的情況下,汪直的勢力就已經龐大到那種程度。若是能拿到歐洲人的那種許可證,讓汪直可以做到無後顧之憂,想來他也許成為大時代的一位與西方角逐海洋的傳奇人物吧。
第二次其實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相比汪直他的存在是曆史上為數不多有正麵評價的。
鄭芝龍、鄭成功父子。
他們是隆慶開關之後,東南沿海所孕育出的名聲最大,曆史留名最深的兩位海盜首領。
他們同樣也是民間私下海的這一波人,與汪直一樣,他們也想要光宗耀祖。但是這父子二人運氣比汪直好多了,適逢明朝末年,朝廷無力在進行清剿,選擇了招安,所以鄭家父子進入了明末的亂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