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則是好奇這個沈秋,他身上到底隱藏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他可是親眼見著沈秋還有一個帶著封條的小盒子,也知道那個小盒子可是嘉靖皇帝讓黃錦交給沈秋的。
本來以為這個時候沈秋會動用這個盒子裏的東西了,正好他也可以開開眼,看看皇帝給了沈秋什麼寶貝,誰知道沈秋居然又掏出一個信封。
沈秋看了看信封的封口,還完好無損的保持著原樣,露出一個欣慰的笑容,不枉自己把它放在貼心口的位置好好保存啊。
這些個信封文書啥的,沈秋可是保護的好好的。別看這就是幾張紙,可全都是救命的玩意。
沈秋直接將信封遞給封常清,封常清一看到信封上的幾個大字,驚訝的眼睛都瞪圓了。
隻見上麵豎排寫著一行蒼勁有力的楷書:內閣函發廣東布政使封常清及廣東全省官員。
封常清瞪大的眼睛看了信封兩眼,又看了看滿臉堆笑的沈秋。好一陣子之後,才動手拆啟信封。
夏言自然是一直注視著那邊的動靜,一看封常清這副表情,就知道他又被沈秋給套路了。
果然當夏言看到信封上的那一排大字的時候,臉上的震驚同樣是無以複加。如果說沈秋能拿到嘉靖的許可文書,所有人都可以認為近水樓台先得月,那是因為沈秋和嘉靖皇帝的關係親近所致。
但是沈秋如今這不隻是嘉靖的文書了,連內閣的公函他都搞到手了,夏言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位神奇人物了。
京城瘋傳沈秋和內閣不對付,是被發配來廣東辦事的。據說內閣本意是將沈秋困在這邊一年半載,等他回去的時候嘉靖差不多已經把他淡忘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再好好收拾他。
但是根據夏言一路看來,沈秋還真不是大家口中傳說的那樣,完全靠阿諛奉承取悅嘉靖,才有通天仕途。
他夏言自認論能耐,自己不及沈秋之半。他也可以肯定,沈秋有今日種種,皆是其本身的能力所致。
想到這裏不免心中一陣感慨,有些人可能一出生就是老天注定的未來宰輔之才。
看完內閣公函,封常清難得的眼珠子在眼眶裏轉了一個圈。
思索片刻後,封常清一邊將內閣的公函往信封中一塞,一邊對沈秋非常客氣的說道:“沈大人放心,既然有了內閣的意思,本官做事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等會過去,我就讓師爺將這些協議內容謄抄幾份,連同布政使衙門的命令。下達給各府縣官員。”
有了封常清的保證,在加上確實在下午的時候將這作為行政命令送出了布政使衙門,沈秋也就放心了。
他沒有時間看著所有的內容成為現實,那還需要不少時間。如今他已經將基礎打好了,而且也有了汪鈜的極力支持,沈秋知道是時候自己回京了。
而夏言自己的事情,早在前些天就處理好了,若不是有令讓他協助沈秋,他幾天前,就扛著背包回京城去了。
如今已經是冬月十幾了沈秋與夏言都明白,自己一行人隻要不是太磨嘰趕路,都可以在年前回到家中了。
不過這邊的事務怎麼說也告一段落,往返屯門與廣州其實也挺遠。所以沈秋夏言各自寫了一封信給汪鈜,是對最近這些日子幫助與照顧的一點點感謝之語。
豪橫莫過於沈秋了,直接是一張千兩銀票塞在信封裏麵,這才是真正的感謝。
做完這一些,沈秋也算是完成了通使佛郎機人的任務。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待佛郎機的正式使節前往京城與大明朝廷,簽署正式的協議。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起碼大半年之後的事實了。
回去的路上,沈秋也不想那麼趕了,實在是太累人了。而且沈秋夏言兩人還趣味相投的這走走那轉轉,幾名錦衣衛倒是無所謂,反正給他們的任務沒有期限,沈秋什麼時候回京,他們的任務算什麼時候完。
反正沒事跟著瞎晃悠也挺好,而且沈秋這位東家還管吃管喝,他們也樂得一同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