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您沈大人,真是一塊金玉啊。短短幾個月,就聲名鵲起。
聽人說咱們這醉仙樓買進的玻璃燈罩,就是沈大人您讓人製造的啊,此物真是神奇不已啊。
走了這玻璃燈罩啊,我醉仙樓可是晚上燈火亮堂多了,客人吃酒心情都好了不少啊。”
王掌櫃雖然知道玻璃製品是沈秋的傑作,但還是充滿期待的看向沈秋。
隻見沈秋微笑點頭後,王掌櫃才總算是最後確認了這點。從傳言聽見,到自己親自從當事人口中得到答案,這還是非常不一樣的。
這時王掌櫃已經帶著沈秋走到了包廂門口,不由發出一聲感人慨道:“哎呀,我醉仙樓經過幾代人才有如今的基業,而沈大人一年時間,都快趕上我醉仙樓百年基業了,折煞我等啊。”
“哈哈。“
沈秋笑道:“沈秋也是少年之時遇到了一位高人,否則也不可能有這種事情啊。“
王掌櫃本就是一聲感慨,在一聽沈秋居然年少有奇遇,更是驚詫不已,想想也是,除非遇到神仙,誰還能有這般奇遇呢?
那既然是神仙幫助的人,自然不會和他們這些凡夫俗子一樣了。
之後王掌櫃還和沈秋一起聊了一段時間,沈秋也通過王掌櫃知道了,原來自己的事跡,如今已經在京城本人廣為傳頌。
用王掌櫃的形容詞來說就是:“大人如今是,名利雙收。為商時日進鬥金,財源滾滾。為官時,春風得意,平步青雲。如今已是京城人人羨慕的對象了。”
而且據王掌櫃說,現在京城已將沈秋寫進了童謠,一大堆小屁孩沒事就在京城唱了起來。
童謠?
沈秋一聽,可是一驚。
“什麼童謠?“
沈秋不得不小心,因為他的映像裏,童謠這種東西往往在曆史上是被有心人拿來當工具使用的。
往往想搞事情之前,都是先來童謠。
曆代造反者,最愛這玩意了。所以沈秋不得不非常謹慎對待這事。
真怕是哪個孫子,想用這事情搞自己啊。人在江湖飄,不得不小心啊。
王掌櫃一看沈秋這表情,在一想到童謠裏的話,趕忙打馬虎眼道:“嗨,童謠嘛,就是瞎唱嘛,沈大人不要和那幫小孩子們見識就是了。”
雖然王掌櫃沒有說出童謠的內容,但是從這遮遮掩掩的態度,沈秋就知道準沒有說自己好話,否則王掌櫃也不會如此躲閃了。
沈秋知道對於這種事情,自己不能顯露出太在意。
就像王掌櫃說的,這裏是醉仙樓,每天聽到看到的都非常之多。
王掌櫃能將聽到看到的今日告訴沈秋,明日就能把今日沈秋的種種反應告知明日前來的客人,作為最新的談資傳遍京城。
無可厚非,在商言商罷了。
酒樓的掌櫃自然會把一些奇聞異事,與客人們分享。
分享一些別人不知道的秘聞,這也是拉近兩個人距離的一種方法,而且非常有效。
有了童謠這事之後,王掌櫃也止住了繼續聊下去念頭,正好沈秋也有此意。
兩人同時把話題扯到菜單上,點好一桌子菜後,王掌櫃就下樓去吩咐廚子去了。而沈秋就開始等待起黃佐等人。
因為這一次,沈秋請的時自己的老朋友,去年一個屋簷下的幾位好友。
至於李默李春芳二人,則是下一波的邀請對象了。
昨天沈秋就讓老羅去請了這幾位,也得到了幾位的確切答複。
黃佐和沈秋同樣是翰林院庶吉士,所以沈秋與他的相見最多。不過也已經四個多月沒有見過了。
接下來就是的候廷訓與蔣詔二人。候廷訓與蔣詔兩人到現在為止,都還隻是觀政進士。
因為名次的原因,候廷訓和蔣詔兩人,則是被分配在京城裏的幾個閑散衙門曆練。
到現在他們二人還沒有被分配衙門,看這樣子,怎麼著都是要等到明年才有位置了。
庶吉士有多清閑,沈秋最是清楚,所以不出沈秋意料,最先來的就是黃佐。
兩人一見麵,黃佐就一把抱住沈秋道:“沈文豐啊,以前怎麼就沒看出來你小子這麼膽大啊,奉天殿裏你都幹了什麼好事?回來我看劉學士他們可是氣的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