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大明這缸渾水(2 / 3)

張銳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緊接著又搖了搖頭。

這看的嘉靖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隻見嘉靖再次看了看手中張銳遞上來的本子,上麵羅列了剛剛張銳彙報過的事情大致詞條。

而嘉靖之所以會問這話,完全是因為裏麵的有一條,京城新傳言,張銳壓根就沒有講。

故而非常認真的問道:“張指揮使,這個為什麼沒有講?”

隻見張銳略帶猶豫的說道:“皇上,這傳言有問題,所以臣不敢說。”

“哦,那你還是和朕說說吧,朕想知道。”

於是張銳將童謠內容慢慢說給了嘉靖。

等到張銳說完的時候,嘉靖的臉色已經相當難看。

張銳試探性問道:“皇上,這條謠言的出處,臣還在命人徹查,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結果。”

嘉靖已經明顯是在克製自己的情緒,眼神飄忽不定的看向了遠方。

就在張銳以為嘉靖的氣壓下去的時候,隻見嘉靖一聲虎吼,爆怒出聲。

隨即大手一揮,將旁邊小方桌上的東西全部掃落在地。

一時間周圍安靜無比,隻剩下碗碟破碎的聲音。

“查,有什麼好查的,這童謠說的難道不對嗎?老匹夫們,欺朕年少。”

嘉靖一個人發著火,一個人生著氣,沒人敢接話。

片刻之後,嘉靖回過味來,意識到自己暴怒不太好,所以朝著張銳與黃錦問道:“朕難道說的不對嗎?”

在這件事情上,張銳與黃錦可不敢信口開河,也不敢就這麼附和嘉靖。帝相不和,那可是會出亂子。

隻見張銳跪地磕了一個響頭之後,對嘉靖說道:“回皇上,朝中大人們雖然做事過分了些,但並無二心,我大明之權威依舊在皇上手中。還請皇上明察。”

張銳說完,黃錦也趕忙幫忙補充道:“張指揮使說的在理,朝中大人們自不是三馬,而皇上也不是曹家無權天子。我大明天子豈是曹家半壁江山可以比擬的。”

嘉靖本在氣頭上,這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就把這事給壓製了下來。

嘉靖克製能力還是相當不錯,幾句開解之後,也就冷靜下來。

有些事情稍加分析就能找出破綻。雖然這隻是一段戲詞,想不到那裏去的人,也就隻是當成一段故事在聽。

嘉靖穩了穩神色之後,沉著問道:“張銳你有沒有發現這事得蹊蹺?”

張銳趕忙道:“臣,發現了。”

“那就說說吧。”

張銳一拱手道:“京城以前的流言,多是確有其事,自成其言。但是如今這兩次的流言明顯是人刻意為之。”

嘉靖聞言,追問道:“這話怎麼說?”

“京城流言一直是錦衣衛關注的重點,以往流言都會經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從形成到龐大到流行,都是有跡可循的,

然而如果一旦某一個流言,在極短時間內,走完這些步驟,那麼隻能說明是有人在推動這件事。

而這兩次流言都符合這個驟起的原則,所以必然是兩波人互相攻訐的手段。”

聽到這裏嘉靖好像明白了什麼,表情開始放鬆了下來。起身走了兩步,然後雙手扶著欄杆,看著遠處奉天門的地方,向張銳問道:“查清楚是那兩夥人了嗎?”

說到這裏,嘉靖自己都露出了笑容。黃錦同樣也是嘴角微翹,因為但凡知道這股暗流之下事情的人,都心知肚明是誰幹的好事。

張銳模棱兩可的回答道:“兩次謠言都隻是有些猜測,但是並無真憑實據,還需再查。”

嘉靖一聽這話,也就沒有在繼續追問下去。

待到張銳走遠之後,嘉靖才對著身後的黃錦說道:“張銳終究還是搖擺不定啊,錦衣衛何等手段,他怎麼會不知道謠言起於何處?不過是想兩不得罪罷了。”

黃錦也一歎道:“那這就是張指揮使自絕於皇上了,怨不得皇上了。”

黃錦最懂嘉靖心思,對於這種不肯全心全意倒向自己的人,一旦時機成熟,嘉靖不會在讓他留在重要位置上,會被毫不留情的替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