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動手的可是人家禦史,這事找我沒道理啊!”
嘉靖也難得笑了起來:“這麼說好像和你確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做什麼事都要一股風氣,沒有你這股流言,也壯不了禦史的膽啊。那就沒有之後的事了啊。”
“好像有點道理,那這就是他們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了。”
沈秋一直在擺脫自己的責任,而嘉靖一直想把這責任推給沈秋,於是乎兩個人居然就這麼在裏麵爭論起來。
十五歲的嘉靖,正是孩子氣的時候,他覺得這樣挺有意思。
沈秋倒不是覺得有意思,他純粹是怕這些什麼亂七八糟的事都堆到自己頭上。將來會有不斷地麻煩。
黃錦最後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笑著勸慰兩人道:“皇上,沈大人,現在事情已經這個樣子了,咱們應該商量一下更重要的事了。”
很久以前這些事都是嘉靖和袁宗皋商議,現在卻隻能在沈秋霍韜方獻夫幾人來商議了。
至於費宏,嘉靖其實已經嚐試過了。有長者之風,會規勸嘉靖,會為嘉靖解圍,但就是不願意出來挑頭,站到嘉靖這一方來抗衡內閣。
故而嘉靖對於他,隻能是敬重,而達不到袁宗皋那種信任。
正事,嘉靖還有什麼正事能和沈秋聊?必然隻有和楊廷儀有關的事情了。
嘉靖之所以叫沈秋來,其實一個原因是想向沈秋分享這一場變故的結果,其次就是想和沈秋討論接下來的事情。
“沈秋,你說說朕接下來該怎麼做?”
沈秋對朝中的事情基本上也大致了解了,楊廷儀這種情況,官是做到頭了。
如今就是楊廷儀離開,文官一黨失去一位大將。對於嘉靖一方來說,算是一個好事。
但是雙方差距屬實還是太大了,即便沒有楊廷儀,雙方分量差距還是非常大,不過隻是因為有嘉靖的支撐,才得以勉勵維持。
“皇上此刻應當籠絡人心才是。”
“籠絡人心?”嘉靖重複道。
“對。”接著沈秋點頭分析道:“此刻正是皇上施恩之時。對於楊廷儀,陛下需要施恩,對於楊廷和也要施恩,而對於方鳳更是需要施恩,隻有這樣以後得官員才敢於站出來直言。”
嘉靖極為聰慧,沈秋這麼一說,他稍微一想就知道為什麼。
不過他還是有點不爽的說道:“對方鳳施恩,朕知道。賞其忠勇敢言,是給所有官員看的。
對楊廷和朕雖然不太願意,但是也知道是應該要做的,無可厚非。
但是對於楊廷儀,朕覺得不宜格外施恩,如今證據確鑿,還能降恩,朕覺得沒法給天下正直官員一個交代。”
沈秋一聽,笑道:“皇上能夠如此見解,實在是大明官員的福氣。
但是施恩有兩種,一種是明恩,另一種就是隱恩。
明恩者,皇上施於方鳳,以激勵天下官員。
隱恩者,皇上施於楊廷儀,則可消弭其怨妄之心。
施於楊廷和……”
沈秋說到這裏,露出一副壞壞的笑容。
而嘉靖聽到這裏,也聽明白沈秋話語中的意思。同時也露出了一個非常猥瑣的笑容。
看著黃錦帶著禦前太監朝著內閣方向去了,嘉靖與沈秋同時露出一個他們互相能夠理解的笑容。
去傳達皇帝意思的黃錦,當然也知道嘉靖想的什麼。
故而一到內閣,就表現的非常低調。
這個時候內閣門口的楊廷儀已經翻完賬本,陷入深思。
黃錦本來想給他打個招呼,結果發現楊廷儀正愣愣出神,伸手晃了晃,發現楊廷儀沒有反應,就收起打招呼的心思。
直直朝著後麵房間進去,現在楊廷和三人還在討論之中。不過基本上都是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對於現在的局麵,已經沒有太大的益處,無非是讓楊廷儀能夠保有一點體麵。
黃錦一踏進內閣大門,裏麵三位重臣就立馬起身相迎。
見麵客套之後,黃錦用著一副誠摯的嗓門說起了自己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