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楊廷和真的生氣了,蔣冕總算是不在說這些話:“好了,好了,我不說就是,不說就是。”
直到聽到了蔣冕的保證,楊廷和才鬆了一口氣。
等到兩人都平靜下來,楊廷和才抬眼瞅了蔣冕一眼。
語重心長的勸慰道:“當今皇上聰慧勤懇,循規蹈矩,是大明難得的賢君,他日必能續孝宗中興大業,我等當竭力輔佐規勸,而不能有這種心思。”
現在的蔣冕也冷靜下來,站起來解釋道:“剛才不知怎麼就想到那裏去了,還好介夫你及時阻攔。唉,到現在都還後怕不已呢。”
楊廷和本就隻是勸說而已,聽到蔣冕醒悟過來,也就不在揪住這個話題。
——
東廠內。
張佐正在一幫小太監的伺候下,享受陽光。
一位小太監匆匆的跑了進來。
“老祖宗,朝廷上有消息了!”
正舒服享受的張佐,聽到朝廷兩個字,馬上精神一振,猛然睜開了因舒服愜意而閉上的雙眼。
小太監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立刻說道:“今日早朝禦史方鳳,當庭彈劾楊廷儀。皇上見到證據,當即大怒,事已下內閣處理。”
張佐聽著小太監的彙報,情緒並沒有太大的波動。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沒什麼好奇怪的,之後又閉上眼睛,再次享受著一眾小太監的伺候。
報信小太監本著所有消息說完的原則,將最後一個消息也趁著這個時候說了出來:“沈秋已被皇上傳召進宮了。”
說完傳話小太監就非常識趣的離開。
而張佐則是緩緩睜開雙眼,眼珠子在眼眶裏打了幾個轉,稍微想了想之後,露出一個和善的微笑後,繼續享受起來。
張佐雖然麵上沒有表露出任何的動靜,但是心中卻是感慨不斷啊。
心中說道:“皇上,老奴會做好一切的準備,隻等皇上需要,就可以隨時。”
——
下午沈秋離開不久之後,內閣對於楊廷儀的處理意見就遞交了上來。
嘉靖滿懷期待,用著十二分的熱忱,打開了內閣的奏本。
奏本內容嘉靖看了,都覺得好像有點重了。
楊廷儀的主要罪責是貪汙受賄,總體來說並沒有其他過錯。至於平時的利用職權謀私這些事情,基本上在官場上的人,個個都有過。
內閣楊廷和的處理意見是:清查所有貪汙數額,一律收繳償還國庫。
案犯楊廷儀先行收押,移交大理寺審理。
嘉靖知道收押這事大可不必,在這件事情上他可知道不能順水推舟,要是真那樣做了,就顯得他這個皇帝太小氣了。
而且嘉靖也從黃錦回來時的敘述中,知道了楊廷儀失魂落魄的樣子。
也許用兔死狗悲這個成語來形容,不太合適。
但此刻的嘉靖,確實為楊廷儀感到一絲悲傷。
於是嘉靖皇帝親自禦批,讓楊廷儀自己上書請辭,贓款收繳入國庫就是了。
寫完就讓門口禦前太監給送到內閣去了。
當然最後結果就是,楊廷和等內閣大臣,一致堅持從嚴處理。而嘉靖念其勞苦功高,要求從輕處理。
故而一番互相溝通之後,楊廷儀最終以勒令致仕這種,基本斷絕起複希望的方式退出大明官場。
一天後,朝廷的正式通告下來了。
滿城皆知,兵部左侍郎楊廷儀,因為貪汙受賄罪,本應重罰。
但是皇帝仁慈,念其二三十年為國盡忠,勞苦功高,特予優待。
罰沒贓款,勒令致仕。
一時間京城各大酒樓茶館,民間的街頭巷尾,無不是將這件事情傳的神乎其神。
不過進入民間傳說之後,什麼玩意都會丟失本來麵目,變得離奇誇張起來。
百姓傳言,禦史方鳳前一夜做夢。夢到一位白發飄飄的仙人,對他說,朝中某某官做了什麼事,上天欲派他去做這件事情。
後來醒來就發現桌案上擺著這些楊廷儀貪汙受賄的證據。
這才有了後來第二天的那場彈劾之意。
至於被老天懲罰的惡人,楊廷儀的下場就比較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