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帝黨成員,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互相看了幾眼。
這個時候霍韜想到了說詞,趕忙站出去說道:“天象者,隆重之事,需要謹慎對待,耗時不少,還是聽張指揮使彙報完情況,再行聽取吧。”
現在是無論說什麼,文官們都不肯鬆口的時候了。
敵對的特點就是,你要做的事情,無論對錯,你的對手都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就在其他官員要再次出聲的時候,張銳自己做出了決定。
隻見張銳絲毫不顧及兩波人的爭論。
直接大聲扯著嗓子,先聲奪人道:“昨夜乾清宮失火之事,我錦衣衛聯合東廠已經查明。乃是掌燈太監不小心將幹燥黃布點燃,引起大火。“
張銳的聲音洪亮有力,整個奉天殿裏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對於文官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絆腳石。
丁鏈作為第一個冒頭的人,馬上反問道:“張指揮使,你說的這些可有證據?”
張銳非常認真的說道:“此乃奉天殿,朝廷議事之地,我張銳豈敢胡言。”
“那……”丁鏈本來還有一大堆話要問。
隻是可惜嘉靖沒有給他把這話說完的機會。
嘉靖直接向張銳問道:“張指揮使既然說有證據,那就把證據呈上來吧,朕想看看到底是誰這麼膽大妄為,居然敢將朕的寢宮一把火燒掉了。”
嘉靖這麼一說,文官們雖然十分不願意,可是也無可奈何,誰也不敢當麵否決違拗嘉靖的意思。
於是張銳開始把證據遞交上去。
這看的其他官員都有一點頭大,果然是不能讓張銳先說。
原本他們打算的天意論,現在被張銳等人弄成了人為案件。
至於張銳的證據,嘉靖其實心裏非常有底,那無非就是一張抄寫了道德經的白紙。
這是昨天嘉靖幾人商量到半夜得出來的研究成果。對方既然打算動用天意這張牌,那他們的目的就非常簡單,想盡一切辦法讓天意這張牌無法打出來。
雖然張佐作為東廠廠公,又是自己人,來查案破案完成這件事情非常合適。但是有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明朝有成例,宦官不得幹政。
張佐雖然非常合適,本身也在大明朝飛揚跋扈,聲威顯赫,但是他卻不能夠直接出現在奉天殿大朝之上。
如果百官於朝堂之上對著張佐發難,其實嘉靖也沒有辦法。明太祖說過,太監幹政那可是直接誅殺,嘉靖想救都難。
幾人一想之後,所有的目光都彙聚到了這位錦衣衛指揮使身上了。
嘉靖親自讓黃錦帶著方獻夫夏言幾人去了一趟張銳府上,一幫人陳說利害,苦口婆心了小半個晚上,人家張銳就是沒有鬆口,隻是說了一句,此事事關重大,你讓我想想吧。
最後幾人隻得將自己封好的所謂證據甩給了張銳,讓他自己看著辦。
上朝之前其實沈秋這幫人還為沒有看到張銳而著急,都以為這個家夥這個節骨眼上還是不肯鬆口。
好在最後時間這人還是來到了朝堂之上,關鍵時刻也挺身站了出來,總算是不負眾望,將事情拉向了有利嘉靖這邊的局勢。
“好,張指揮使辛苦了,昨夜這麼晚還能連夜審查出起火之事的關鍵,錦衣衛辦事效率之高,朕甚是欣慰。”
嘉靖非常愉快的將案件告破,公之於眾,並且對於張佐和錦衣衛大加讚賞。
隻是換了一口氣,嘉靖繼續說道:“怎麼也沒有想到,這麼大的災害,居然是因為掌燈太監的疏忽大意,以致釀成如此大禍,哎,後宮需要增強管理才是了。”
殿中文官們對於嘉靖這種急於把事情定性,非常清楚原因,隻是他們完全沒有幹預皇帝的能耐,
本來是想借著欽天監,搞個大事情,居然被帝黨奪了先機。
而作為文官集團首腦人物的楊廷和,一直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它可不能表現出太大的動靜。
一旦他的態度擺明,那就是撕破臉皮和嘉靖進入了直接對立麵,十分不利於兩人的關係。
官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對眼下這局勢有點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