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於禁的大軍披星戴月抵達樊城城,在背靠漢水道平地上設立營寨。此時的樊城已被三麵合圍,僅留北麵一門。
樊城西北,於禁營寨中旗幟林立。於禁性格謹慎,麵對威震華夏的關羽,一邊固守營寨與樊城互為犄角,一邊大肆派遣斥候以做防備。
於禁大營北麵的漢水江岸堤壩也有一寨。寨中一麵大旗,上書魏立義將軍龐。
這正是在堤壩上接應集結軍隊的立義將軍龐德。
龐德字令明,南安郡狟道縣(今甘肅省武山縣)人。原為西涼軍閥馬騰麾下大將,後隨馬超一同投靠張魯。而後馬超歸屬劉備,龐德仍留在張魯軍中,曹操平定漢中後,龐德加入曹軍。
於禁早在渭水之戰時就聽過龐德勇冠三軍威震西涼的事跡,知曉魏王此番是打算重用龐德。而龐德在魏軍唯一短板便是根基尚淺,將不識兵。於是於禁讓龐德在堤壩上立寨,接引前來集結的援兵。
於禁用兵謹慎,關羽幾番試探無功而返,戰事重新陷入僵持。
於禁在接到夏侯稱的信件後,召龐德來大帳相商。
“將軍!”龐德身上被雨水浸濕。
“令明看看這封信,這是已故征西將軍夏侯淵三子,裨將軍夏侯稱從漢津渡口寄來的。”於禁示意龐德坐下後,將信件遞了過去。
“將軍,這大雨已下十多日,若荊州軍於上遊築壩蓄水,我軍危矣。當速移營寨於高處。”龐德擦了擦臉上的漢水繼續說道“否則我軍乃至樊城皆有喪師覆軍之憂。”
“哈哈,令明勿憂,吾已多番派遣斥候,這關羽並未在上遊駐堤蓄水。”於禁臉上浮現了笑容。
“但,如夏侯稱信中所言,這荊州多水,且在夏日雨季多有江水泛濫之事,不可不防。本將不懼水計,唯憂其兵少,恐難於掘開堤壩後安然撤回樊城。”於禁話鋒一轉,然後繼續說道。
“本將有意留下少量兵馬在大寨故布疑陣,大軍駐紮於堤壩之上。由令明率本部兵馬向西南由荊山南下接應叔權。令明務必全力營救,魏王甚愛夏侯稱之勇猛,而今征西將軍新喪,煩勞令明務護其周全。”
就在龐德率部離去幾日後,暴虐的江水將於禁原本的營寨淹了個徹徹底底。水麵高出平地五六丈深。
營寨前出現一支船隊打著荊州軍的旗幟,原來是關羽看準時機,根據荊州天氣地形,推測將有洪澇災害,從後方調集戰船,趁著漲水長驅直入於禁營寨。不料營寨中並未遇見多少魏軍,埋伏在堤壩上的魏軍居高臨下,無數箭矢射向戰船,一時間荊州軍中箭者無數。關羽也被流失傷及右臂,左右親衛拚死將其拉回船艙。
關羽中箭後,隨即打出旗語命令船隊撤退,在丟下幾艘戰船後退回營寨之中。
回到營寨的關羽清點損失之後,著飛騎去往上庸傳信劉封、孟達,請二將出兵支援自己。
接到信件的劉封陷入兩難,上庸新奪,根基都在耿家手裏,上庸郡並不穩固。此時出兵,恐失上庸,於是拒絕了出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