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共擊襄陽(1 / 2)

在上庸埋頭苦等的夏侯稱,還未等來封賞,卻先等來了調令。

這封調令是在五日前從雒陽發出的。

吳侯孫權派其麾下將領陳邵占據已被魏軍放棄的襄陽。

聽聞吳軍占據襄陽,曹丕勃然大怒,著車騎將軍曹仁親自率軍奪回襄陽。

同時下令領軍將軍夏侯稱放下上庸三郡戰事,攜本部兵馬立刻前往襄陽,歸車騎將軍曹仁節製,東西合圍襄陽。

上庸戰事暫由後將軍徐晃負責,防守已占地區。(命令發出的時候何晏還沒到雒陽,曹丕不知道三郡已下。)

接到命令後的夏侯稱將三郡事務托付給徐晃,帶齊了糧草,先經房陵帶走王濬和龐德,在向東進入襄陽。

幾日後在房陵會合了龐德和王濬,夏侯稱很是驚訝。

龐德和王濬手裏居然有了一支兩千人的山民部隊。

龐德解釋道,這全是王濬的功勞,王濬這半個月以來廣施仁政,更是動用軍糧接濟山民。王濬收攏了山民、亂民,從中抽調了精壯之士兩千人,組成了這支山民部隊。

整合軍隊後,夏侯稱的部隊開始進軍襄陽。

共有鄧艾率領中壘營五千人。(陣亡的五十人和重傷員去掉後,從降兵裏補充滿了編製)

屈晃率領的中堅營四千人。(戰死八百人,還有近兩百無法作戰的傷員留在了上庸)

夏侯霸率領的玄甲營重騎兵一千人。

寇封率領的親衛一千人。(中壘營中抽調護衛夏侯稱的部隊,寇封新降還未有封賞,隻能暫領偏將軍統帥親兵。)

兩千山民部隊暫時隸屬中堅營麾下,歸王濬統領。

全軍一萬三千人,這個人數居然比從鄴城出發時還要多。

一路上見到野獸比人見到的還多,引發夏侯稱的疑慮。

進入襄陽郡後,此時的襄陽郡四處無人,一片寂靜,還有些屍體在路上,也不知是被蠻人所殺還是山匪所殺。

越是接近襄陽城,也就越荒蕪,曾經劉表精心經營的襄陽,被戰火摧殘至此。

若是孫權、劉備不抵抗,歸降曹操,可能這亂世中唯一的淨土荊州,還會保持它原來的麵貌。

歎息歸歎息,夏侯稱也感到有心無力,轉念想到雒陽還有一家子野心家等著自己,未來的中原大地會怎麼樣,還要看自己鬥不鬥的過他們。

當襄陽城出現在眼前時,襄陽城殘破不堪,到處是燒焦痕跡,已然成為一片焦土,全無荊州第一大城的樣子。

城中無人,東吳的大營立在了城外。

襄陽是江水彙集之地,水紋頗多,不可能造成如此大火,即便魏軍為了攻城放火,城內水源充足,又臨近江水,不可能造成這麼大的火災。

懷揣著疑問夏侯稱將營地駐紮在襄陽城南,扼守住通往宜城的道路,以切斷吳軍南歸的生路。

留下了龐德看護營寨,夏侯稱帶著寇封和一百玄甲騎前往魏軍大營麵見主將曹仁。

車騎將軍曹仁,字子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名將,先王曹操從祖弟,陳穆侯曹熾之子。曹仁少時喜好弓馬弋獵,不修行檢。領軍之後,奉法守令。跟從曹操征戰四方,

曹丕繼任魏王後拜曹仁為車騎將軍,統率荊、揚、益州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並前總數三千五百戶。

進入大帳後,夏侯稱和寇封向曹仁施禮。

“領軍將軍夏侯稱奉魏王令,前往襄陽,受君侯節製,請君侯吩咐。”

“夏侯領軍一路辛勞,請坐。”曹仁示意夏侯稱坐下,然後清出帳內閑雜人等,隻留下左右心腹。

“叔平將營寨建在何處?”

夏侯稱聽見曹仁突然轉變稱呼,遲疑了一下,將自己營寨大概位置點在地圖上。

曹仁治軍很嚴,奉公守法,所以剛才帳內有人,就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稱呼夏侯稱官職,而身邊隻剩心腹時,作為長輩稱呼夏侯稱的字。

“叔權不必見外,吾與汝父相交莫逆,方才帳內有人,此時僅剩我等,稱我一聲叔父,也無妨。”曹仁笑了笑,一臉慈愛。

慢慢的夏侯稱也放鬆了下來,聊了聊自己上庸的戰事。

聽的曹仁連連拍掌,當聽聞身邊寇封的時候,曹仁仔細打量,給了一個虎士的評價,並且熱烈的歡迎寇封棄暗投明。

漸漸的大家聊到了襄陽戰事,夏侯稱這才搞明白襄陽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魏王剛繼位的時候,鎮守襄陽的曹仁,請求還屯宛城,曹丕同意了。曹仁臨走時,遷走了領內民眾,一把火焚燒了樊城、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