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夏侯稱頒布了召集令,先前參加過集訓的郡國兵陸續向淮陰縣趕來。
廣陵郡舊治位於廣陵城,而此時的廣陵城處於東吳的統治之下。
為了更好的訓練水軍,並且更加貼近前線。
新任廣陵太守屈晃,就把郡治放在了泗水與淮水交界處的淮陰縣。
淮陰縣的西邊就是洪澤湖,南邊則是高郵湖,現在的高郵湖被一分為二,北屬魏南屬吳,分界嶺正是高郵縣的縣治。
高郵的守將是在逍遙津之戰中親率親兵三百人救出孫權的淩統。
之後淩統追隨呂蒙,參加了攻取荊南三郡的戰鬥。
此時的淩統任蕩寇中郎將、沛國相,駐防在高郵,防備徐州方向魏軍,隸屬吳國廣陵太守、揚威將軍、建德侯孫韶統領。
淩統驍勇善戰,精於水戰,在船上的戰績不比甘寧差。
樓船軍成軍時間尚短,如非必要,夏侯稱不想與淩統交戰。
淩統駐紮在高郵,扼守住高郵湖入江東水道。
想要從水路悄無聲息繞開高郵,直達廣陵是根本做不到的。
此次出征樓船軍隻能留在洪澤湖裏繼續訓練。
夏侯稱計劃從東陽縣沿高郵湖西岸奇襲廣陵,趕在吳軍反應之前拿下廣陵,然後兩麵夾擊高郵的淩統。
大軍仍以鄧艾的伏波軍為先鋒,先行半日,急行軍包圍廣陵。
伏波軍以切斷廣陵與外界聯係為主,待夏侯稱和郡國兵抵達後,再行攻城。
寇封率領玄甲營封鎖高郵與廣陵之間陸路,再以鐵索阻隔中瀆水河道。
中瀆水是高郵湖通往長江的唯一水道,水道中段經過廣陵城。
但是在水道北段最窄處,僅可同時通過一艘大船,在兩側江岸上置鐵索攔截,高郵水軍便無法通行支援廣陵。
如果淩統敢放棄水路,走陸路支援,玄甲營會好好教吳軍做人。
九月中旬,魏軍在淮陰縣集結,誓師出征。
第二日,伏波軍於黎明時刻出發,向著廣陵而去。
同行的還有玄甲營,他們帶著鐵索,行軍較慢。
天氣剛剛入秋,氣候溫度適宜,比起伏波軍和玄甲營,夏侯稱率領的郡國兵更像是郊遊一般。
郡國兵們合軍時間尚短,彼此之間隻經曆過半個月的磨合,可以說是互相之間臉熟,可是叫不上名字來,更有甚者連對方來自哪個郡都搞不清楚,這樣的軍隊,暫時也隻能作為輔助,打打順風仗。
若時此時吳軍有斥候在旁,就會發現這九千人的隊伍雖眾,但是行軍隊列歪歪扭扭,不似長蛇,反類百足之蟲。
徐州的軍隊並未配備馬匹,在夏侯稱赴任之前,前幾任的徐州刺史皆對外防備東吳,對內清繳境內匪寇。
這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任刺史,名叫臧霸,臧霸家裏本來是縣中小吏,後來父親獲罪,臧霸就聯絡幾個好友,劫了大獄,之後就一直流亡。
這段時間臧霸聲名遠播,當然更多的是賊名,後來接受陶謙招安之後,本來就是一個都尉,手下的兵全是以前跟隨臧霸的賊人,士卒數量一躍成為徐州之冠。
也就是這樣的人擔任徐州刺史的時候,才把境內的賊寇一掃而空,能招安的招安,不能招安的,臧霸這種賊王還收拾不了那些宵小之輩?
正是因為徐州這些賊患,才導致之前都以防備為主。
導致了廣陵南部幾縣被東吳侵占,坐視東吳另立廣陵太守,徐州刺史也無動於衷。
至於臧霸,以他的心思,無過就是功,萬一在吳軍手下吃了虧,打了敗仗,以臧霸劣跡斑斑的行徑,一準兒被朝廷捋到底,所以臧霸對於東吳的侵占行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是派了軍隊駐紮在淮陰,防範吳軍進一步侵蝕徐州。
說回咱們的徐州討吳大軍,萬餘人的軍事行動自然瞞不過周圍吳軍的哨兵,即便鄧艾可以清除大部吳軍斥候,也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但是從發現魏軍,到帶回軍情給自己的家主。(吳軍世襲部曲製度,士卒多稱呼自己的將軍為家主)
在到做出反應,救援廣陵,最快也需要三天,何況吳軍各部之間關係複雜,誰能保準兒人家一定去救孫韶?
這三天的時間差,就是夏侯稱拿下廣陵的時機,一但廣陵握在手裏,在前後夾擊淩統,淩統必敗。
下午時分,剛剛抵達廣陵城的伏波軍,在鄧艾的統領之下開始砍伐樹木,製造攻城器械。
兩千五百名伏波軍被隱藏在樹林之中,鄧艾僅僅帶了五百人站在樹林外圍砍伐木材。
這個距離被廣陵城頭的吳軍看的是真真切切,事情立刻被上報到孫韶的案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