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反攻的消息傳到江州,駐守在江州的是中護軍、征南將軍趙雲,得到消息後趙雲立即出兵救援劉備。
就在去年劉備欲討伐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的時候。
趙雲卻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勸劉備不要興兵伐吳。
趙雲上諫說道“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已經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奪皇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憤,先攻占關中,占據黃河、渭水上遊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東吳。而且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吳並非上策。”
趙雲的建議非常正確,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不謀而合,這也是後來諸葛亮執政的核心。
但是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趙雲不是不想伐吳麼,那就讓他守後方,於是劉備留趙雲都督江州。
趙雲雖然身在江州,卻一直很擔心前線的戰事,派了很多斥候打探消息。
所以對於前線的戰事,趙雲一直得到都是一手消息。
在得到火燒連營的消息後,趙雲片刻沒有耽擱,當即率部出發,救援劉備。
士卒們輕裝簡行,一路疾行,向著東麵衝刺。
就在陸遜大軍圍困白帝城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候,趙雲帶著援軍抵達。
圍困白帝城的吳軍先是看見西邊來了一支軍容整齊,成建製的蜀漢的軍隊。
待這支軍隊走近了些,吳軍將士們才看見這支蜀軍的旗號“漢征南將軍趙”
這一下子就在東吳將士中引起了轟動,嚇壞了這些吳軍。
趙雲的名氣那可是非常的大,而且多次陪同劉備前往東吳,更是曾經從東吳手中截下少主劉禪。
趙雲的勇武和膽氣深入東吳每一個人的心裏,吳軍光是看見這個旗號,全軍的士氣就變得低迷,雙腳忍不住打顫,一些士兵甚至還被嚇得滾落山澗生死不知。
這支援軍打頭的一人白馬銀槍正是趙雲,掃視了吳軍後,發現吳軍並未列齊陣線。
趙雲看準了陸遜的將旗所在,命令將士追隨自己衝鋒,趙雲一馬當先,與自己的部曲快速的拉來了距離,單槍匹馬的向著陸遜所在衝了過來。
身後蜀軍一邊跟著衝一邊大喊著為趙雲助威。
白帝城中蜀漢軍隊看見了城外的援軍打著趙雲的旗號,瞬間士氣大振,有了趙雲這個主心骨,他們再也不怕窮追不舍的東吳士兵。
陸遜此時剛剛擔任東吳大都督不久,雖然眼下擊敗劉備,攜大勝之勢進軍西川,但是對於蜀漢的名將們還是有所忌憚的。
現在突然看見趙雲單槍匹馬向自己衝過來,神態自若,處處透露著自信,一副吃定了自己的樣子。
陸遜一想到趙雲這個蜀漢以勇武見長成名已久的猛將,瞬間就被嚇呆在原地。
眼前這個自信到單槍匹馬向著自己衝來的趙雲,那可是有著無數輝煌戰績,是天下一等一的名將。
在聯想到此地距巴蜀不遠,會不會蜀漢丞相諸葛亮就在趙雲軍中,這二人一組合會不會有什麼陰謀,這樣一來吳軍或許會大勝變大敗。
陸遜點了點頭對自己肯定,一定是這樣,想騙過我陸某人,那是不可能的。
於是陸遜下令全軍後軍改前軍,向東撤離。
趙雲並沒有追擊,而是帶著部曲進了白帝城。
劉備對於趙雲這樣忠心護主,第一個來打救自己的人,自然十分感動。
然而劉備剛剛見到趙雲,也不知道是因為羞愧還是本身年紀大,百病纏身,竟然暈倒在地,臥床不起。
趙雲也隻能在永安布防,等待劉備的命令。
夷陵之戰發生時,蜀軍鎮北將軍黃權所部正在江北防禦魏軍。
劉備敗退後,黃權向西的歸路被吳軍截斷,黃權和關羽一樣,一向看不起東吳,又恥於向吳軍投降,不得已於八月率眾北進,向曹魏投降。
黃權這下可以說是魚龍升天,被皇帝曹丕所賞識,拜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使同車陪乘。
曹魏和蜀漢不愧是一對死敵,隻要有對方將領投誠,另一方馬上就對其封侯拜相,給足榮耀。
然而馬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同月,馬良率部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時,正好撞上交州刺史步騭,步騭剛好帶著一萬名交州義士正在搜捕蜀軍,馬良在亂軍中被吳軍亂刃加身而死。
此戰,劉備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吳軍共消滅蜀漢軍隊八萬餘,劉備除了身邊幾個將領和他們的親兵之外,沒有一人逃的出來,安全抵達白帝城的隻有數百人。
至此,劉備手中的百戰雄兵賠了個精光,再也沒有能力征討東吳或者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