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趁火打劫(1 / 3)

黃初七年七月。

曹丕的靈柩被放置在宮中,此時身穿白色孝服的曹叡,卻坐在主位看著殿中正在爭論的幾人。

原因是根據禮製,曹叡登基後要親自送葬,將曹丕送至首陽陵下葬。

司空王朗摸著自己長長的白須說道。

“時值盛夏,諸公尚且覺得燥熱難當,又怎好讓陛下送葬?”

鎮軍大將軍陳群也說道。

“司空所言極是,此正大爭之世,必用特殊手段。陛下不必拘於俗禮,專心國事才是上策。”

太尉鍾繇站出反駁到。

“自古君君臣臣,陛下為天子,當為天下人表率。要推行教化,提倡孝道,是老有所依。故而禮不可廢,此事還需親力親為為上。”

武官一側第一位的曹真也站了出來說道。

“這些事讓臣替陛下辦即可,何須陛下操勞?不然陛下養著這些臣子做甚?依我看陛下留在宮中處理國事,臣與先帝自幼親善,臣替陛下去送送先帝。”

曹叡用手指敲了敲地麵,殿上逐漸安靜了下來。

曹叡抬起頭看了看說道。

“接著吵啊,朕就是隨便玩玩。”

殿中一片寂靜。

“不吵了?那朕可就說話了?”

曹叡看了看曹真身旁位列第二的夏侯稱說道。

“征東大將軍怎麼不吵啊?”

夏侯稱被點到名站了出來,拱手彎腰一禮。

“臣的看法已被人道出,臣還是緘默為好。”

曹叡笑了笑。

“哦?那征東大將軍與和人不謀而合?”

夏侯稱一驚,這話有點不對勁,但是說不上來哪不對。

“臣以為陛下當為表率。一來向天下展現陛下仁孝,二來也可震懾吳、蜀。”

“那你是與太尉不謀而合咯?”

“此乃臣一人之見,隻為陛下考量,不與任何人相合。”

夏侯稱趕緊表露了心意,曹叡放過了夏侯稱,示意其坐回去。

“諸公的心意朕已經明了,就按中軍大將軍說的辦吧。”

“陛下!”

鍾繇站出來還想再說什麼,卻看見曹叡已經起身離去。

事情就被這樣定下來了,看似皇帝聽從了曹真的意見,曹真似乎成為了朝中領袖。

其實曹叡也就是借坡下驢,而且有心人司馬懿也發現了曹叡的內心。

曹丕的諡號按照他生前的要求,被定為“文”,廟號世祖,安葬於首陽陵。

後宮淑媛、昭儀已下的都各歸其家,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

由中軍大將軍曹真送葬,一路送到首陽陵。

魏國就在這樣的君臣班子底下掀開了新篇章。

八月初,南方的善於裝孫子的孫十萬得到了曹丕去世的消息。

孫權大喜過望,在寢宮裏手舞足蹈慶祝。

情緒平複下來以後,孫權感覺這是一個機會。

曹操在赤壁之戰被擊敗,曹丕在邾縣差點葬身魚腹。

曹丕即位的時候,孫權是很擔憂的,他認為曹丕是壯年即位,年富力強,對自己的威脅很大。

但是現在曹丕死了,曹叡不過是個小年輕。

剛剛登基而且直到最後才被立為儲君,自身的威望很低。

這樣的皇帝恐怕連臣子都指揮不動吧?

這不就是天命在吳嗎?老天爺想讓孫家做天下之主啊。

孫權此刻腦海裏全是北定中原,入主洛陽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