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丁奉有些發白的嘴唇,夏侯稱就知道他受了傷。
丁奉解下了腰間懸著的頭顱笑著說道。
“此乃吳將留略首級,乃是那老兒的兒子。其追了我一個多時辰,但是卻報不了仇,哈哈哈!”
“承淵先入城治傷,其它的事情晚些再說。”
丁奉抱拳一禮。
“諾!”
留略死後,留讚爆發出遠超平常的戰鬥力。
硬生生和丁奉打了個旗鼓相當,兩個人身上互相留下了對方不少傷痕。
留讚憑著這三百多跟隨自己的部曲,硬生生把丁奉給逼到了襄陽。
要不是留平拉住留讚,留讚甚至要打到襄陽城中。
留平當時拉住留讚說道。
“大人!不能在打了,咱們沒兵了!”
留讚這才回頭看了看,身邊的士卒已經不足五十人。
好在丁奉麾下那些士卒早就被嚇破了膽,不然留讚可能就要留在這裏咯。
留讚隻能憤憤不平的拿起刀,瘋狂的砍了一會路旁的植物。
隨後帶著次子留平和部曲撤離這個地方。
丁奉麾下的士卒死的死傷的傷,還有很多士卒被留讚的奮戰嚇得當了逃兵,最後隻收攏了不足三百人。
留讚滿身傷痕披頭散發的走進了諸葛瑾的營寨。
諸葛瑾得知留讚回營的消息,急忙出來迎接。
但是得到的卻是留讚的白眼,畢竟在留讚心中此時也恨上了諸葛瑾。
要不是諸葛瑾退兵,自己能報不了仇?
留讚回營之後,諸葛瑾的斥候也回來稟報了戰況。
這一次諸葛瑾沒有拖遝,當機立斷!
拔營撤軍回了南郡。
另一邊尋陽方向的吳軍偏師審德部,也在尋陽被曹休擊破。
這也是近年來曹休最大的一次勝績,全殲進犯尋陽的吳軍,斬殺主將審德。
統帥主力大軍的孫權,在江夏郡也沒有撈到什麼便宜。
新皇帝曹叡在七月份的時候,向各地派去了慰問的使者。
這其中派往江夏郡的,便是治書侍禦史荀禹。
治書侍禦史可是禦史台的要職,可以彈劾官員,替皇帝巡視地方。
這個荀禹自然也是出身不凡,而且明習律法,文化程度很高。
本來一個言官,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和戰爭有什麼交集。
但是荀禹趕的非常巧,他奉命去江夏的時候,正好是七月末。
當他帶著隨行的二十名騎兵一路奔波,剛出武關,這邊就聽聞了孫權入寇的消息。
於是荀禹就犯了難,身負皇命,不得不去江夏走一趟。
而荀氏一族從武帝時期就跟隨曹家,這也讓荀禹不能逃避自己的命運。
於是荀禹一合計,幹脆就幹波大的。
荀禹打著皇帝的旗號,利用荀氏的名望,在去往江夏郡的沿途召集各縣縣兵。
將縣中備著的馬匹,哪怕是拉貨用的駑馬一並帶走。
就這樣硬生生湊到了千餘人,這其中騎兵就有六十二人。
這些騎著大小高低不一駑馬的騎兵,都是縣中的斥候和馬夫。
荀禹讓自己帶來的二十騎兵作為教習,在行軍的時候訓練他們列隊。
隻要求他們列的像那麼回事就成,不要求他們有多少戰鬥力。
畢竟這裏麵不少人連騎馬都騎不安穩,更別提馬上擊敵了。
這些步行的縣兵,也在荀禹的要求下排成長列,隻要求他們不掉隊即可。
這樣一夥拚湊起來的縣兵軍隊就這樣一路向江夏走去。
當他們趕到石陽縣時,已經臨近八月末。
這時候的孫權已經和文聘交手了多次,圍城長達二十多日。
文聘一開始騙過孫權後,每夜趁著夜色便去修葺城防。
白天依然躲在城中睡大覺,搞得吳軍斥候很是迷茫。
一連幾日孫權都沒敢進攻,就這樣讓文聘把城防修葺完畢。
當孫權看見城頭上滿是魏軍士卒和旗幟,這才一拍大腿,悔之晚矣。
文聘又十分善於防守,硬生生將吳軍擋在石陽之外。
吳軍久攻不下,直到荀禹帶著雜牌軍來到了石陽。
荀禹帶著幾名衛士悄悄摸到了石陽城外的山坡之上,在這裏俯瞰吳軍營寨。
吳軍營寨正好背靠這座山坡,被看的一清二楚。
此時已經臨近秋季,天氣開始逐漸幹燥起來。
荀禹望著這山這水,摸著胡須思考了許久,終於讓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荀禹將這千餘人的雜牌軍全部帶上山來,他們製作了許多火把。
在山上多處挖起深坑,坑中埋入引燃物。
第二天清晨,荀禹命士卒點燃坑中引燃物,瞬間大量的濃煙在山上升起。
隨後士卒手舉火把,從山上開始向吳軍營寨出發。
吳軍營寨巡邏的士卒聞到了一些煙塵味,順著鼻子聞了過去。
山上竟然濃煙滾滾,火光從山上正在緩緩向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