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這個名字曹叡並不意外,因為這次出兵提議的人正是劉曄。
本來曹叡隻是懷疑,現在可以肯定了。
大將軍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人正是東亭侯劉曄。
但是曹叡總有一些說不上來的感覺,眼前自己這位“叔父”不應該這麼傻。
曹叡的腦海中兩種不同意見開始打了起來。攫欝攫欝
突然間,曹叡想明白了。
不對!
東亭侯不是大將軍的人!
曹叡想通了這一點,心裏止不住發笑,而臉上卻是一片平靜。
曹叡登基後一直在發掘人才,除了自己潛邸的毌丘儉、曹爽、何曾,吉茂等人之外。
劉曄這樣的老臣也是曹叡看上的人才。
所以才會繼續留任劉曄做近臣,看不上的則會外放。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毌丘儉和王朗一樣,在二月的時候參與了勸誡曹叡停止大興土木一事。
當時毌丘儉說道。
“依臣愚見,天下應最先消滅的是吳、蜀二賊,最應尋求的事是豐衣足食。今,吳、蜀二賊沒有被消滅,且老百姓仍處於饑寒交迫,即使宮室再美,還是沒有益處的。”
然而毌丘儉和王朗二人命運不同,毌丘儉和曹叡有著長達六年的“東宮之舊”。
王朗從這開始曹叡就看他不順眼,而毌丘儉卻被曹叡大加讚賞。
稱讚這是一個忠心國事的臣子,擢升其職,遷為荊州刺史,鎮守襄陽,撥入中路軍中。
而且是像王淩一樣獨立與外,和曹休隻是合作關係的臣子。
要知道毌丘儉可不是什麼世家,他的父親毌丘興隻是匠作大夫。
他的祖父毌丘毅隻是漢末亂世的一個小小都尉。
毌丘儉小時候甚至因為貧困拮據買不起昂貴的書籍,隻能向有條件的鄉賢、朋友借藏書來看。
曹叡登基之後仕途開始平步青雲,先後任尚書郎及羽林監,洛陽典農中郎將。
現在更是牧守一方,接替了裴潛的職務。
出身世家大族的裴潛也很看好這個年輕人。
因為毌丘儉很會寫文章,名聲很不錯。
現在通過夏侯稱指名道姓,要走劉曄一事,曹叡就想明白了。
這個劉曄是一個可用的人才,大將軍這麼做,無非是想給劉曄打上一個門生故吏的烙印。
而這個烙印恰巧曹叡也需要,曹叡知道劉曄是個聰明人,不會放棄皇帝去跟一個臣子。
而這樣的烙印卻可以讓劉曄成為一個純臣,因為除了大將軍派係的人之外。
沒有人會和劉曄親近,而大將軍派係都是些什麼人?
全是一群寒門和泥腿子出身的將領罷了。
世家無非大將軍的女婿和小舅子們。
劉曄一個文臣算是和其他文臣就此絕緣了。
而且劉曄還為自己解決了一個最大的麻煩“大將軍”
好一個淮南劉子揚!
看著皇帝沉默這麼久,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夏侯稱十分疑惑。
這劉曄長的普普通通啊,皇帝咋思考這麼久呢?
終於曹叡動了,緩緩說道。
“即是如此朕就把東亭侯借於大將軍,做個軍師將軍吧。”
夏侯稱長籲一口氣,拱手鞠躬。
“謝陛下!”
曹叡讓辟邪拿來一根竹杖。
竹杖柄長八尺,束有三重用犛牛尾製的節旄。
夏侯稱認得這是代表國家的節杖,而魏國的節杖不同於漢代。
魏國的節杖是皇帝次於統帥大軍的將領,賜予他們征伐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