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得正果(1 / 1)

距離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已經過去好多年了,這些年來,他一直為三界斬妖除魔,終不負,鬥,戰,勝三個字。人世間也流傳著他師徒四人普度眾生,取得真經的故事。

而此時說書先生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聊起了西遊的故事:

【師徒四人經曆了三十三劫、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

那天,長安城本是晴空萬裏,風平浪靜,但卻發生了一件古怪的事,空中百鳥爭鳴,一片片樹枝竟全部朝東生長。真是百年難見,聞所未聞,鬧得滿城風雨……

“皇上……皇上……一侍衛正匆匆忙忙的往大明宮趕來。

……

“何事驚慌”?

侍衛喘氣急道:“皇上,外麵……快看外麵。

“外麵怎麼了”……

“空中百鳥爭鳴,樹枝全部向東來了”。

“哦”?唐王一聽,立馬起身,腳步匆忙的走出宮殿,往遠處眺望。

“皇上……你慢點,皇上……”。

“百鳥爭鳴,枝頭往東來…正是唐僧取經歸來的征兆…”。

唐王驚喜笑道:“是禦弟回來了。快速速召集眾大臣,朕要親自上前迎接”。

“是,皇上”。

一時之間,這個消息迅速傳遍長安城,原本就十分熱鬧的長安城立刻就變的更加不平靜了。

“悟空,你看我們到了何方地界?隻見悟空騰起雲、駕起霧,高高飛在天中,手搭涼棚眺望。

“師傅,前邊就是兩界山,我們很快就會到達長安城了!”

唐僧聽此滿心歡喜,說道:“好,咱們快繼續趕路!唐王一定等候我們多時了。”

這一天風和日麗,天朗氣清。唐王率文武眾臣出長安城一百裏親自迎接唐僧師徒的歸來。隻見那錦旗排空,迎風飄揚,文武眾臣以及丫鬟士兵排的整整齊齊行走在長安道中,過往的百姓也是絡繹不絕,他們駐足觀看,議論紛紛。

不一會兒的功夫,唐王的車輦浩浩蕩蕩地駛來,一路的官兵威儀凜凜,氣勢如雄,路旁的百姓見了無不稱讚,一齊伏地跪拜,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龍攆之上端坐的那人正是唐王李世民,聽說禦弟歸來,心情猶自高興,此時的他依然表現出神采飛揚、器宇軒昂的態度,望著這麼多的大唐子民,他不禁發出陣陣感慨。心想:朕一定要讓你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等禦弟的經文一到,我將會讓禦弟廣泛傳播教義,教民以善,弘揚佛法,使我大唐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鼎盛王朝。

唐僧師徒四人的身影越來越清晰,唐王不等唐僧近前,趕緊親自踱步來到禦弟麵前迎接。

“禦弟”……

唐僧師徒合了個佛禮:“陛下,臣唐玄奘逢命西天取經,如今曆時14載終於順利將經文取回。”

“禦弟辛苦了!禦弟能將聖經取回,真是我大唐之福也!禦弟去時方才年少。如今十四年光景過去,禦弟也是人到中年了。”

“十四載時光彈指一揮間,真是恍如隔世啊!隻是不知道這十四年來,皇上可好?”

“好好好,隻是我無時無刻不盼望著禦弟能早日歸來!而今天,終於被我等到了!”唐王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突然,咳嗽了幾聲。

“陛下,這外麵風大,注意龍體呀?”唐僧關切地問到。

八戒有些耐不住了:“是啊是啊,還是快回朝慢慢敘舊吧,奔波了一路,我肚子都快餓扁了”。

“唉~八戒”……唐僧對他欲言又止。

悟空不屑看他說道:“死肥豬,一路就知道吃”。

唐太宗笑笑:無妨,無妨,我早已設好了宴席,就等你們回歸來。咱們這就起駕回朝。

唐僧跟唐太宗走在前頭,悟空幾人跟在身後,接著文武百官及百姓們紛紛跪地。

“恭迎聖僧取經歸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迎聖僧取經歸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連幾道呼聲。接著一路吹吹打打。回朝後、唐太宗更是龍顏大悅,設下三天宴席,與民同慶。

從此唐僧仍安身在洪福寺,為民祈福,直至百年圓寂後才歸位於天庭。】

八戒成了歡喜佛後,自然是收心了不少,但卻整天忙的不可開交,天庭眾多女仙日日找上門,門檻都快被踩破了,說是學什麼男女雙修,女仙們爭先恐後的,幾乎快打起來了,八戒無奈搖搖頭又念起了他那首:“多情自古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而沙僧呆頭呆腦的,雖然被封為金身羅漢,但他還是選擇跟隨師傅修身養性。。

悟空就更不用說了,成為鬥戰勝佛後更是威風凜凜,氣勢逼人。哪裏還有妖怪敢在方圓百裏胡作非為呢】。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