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四年,抗戰慘勝。
幾個壯漢拎著臉盆一邊敲一邊喊,四處報喜:
“仗打完了!”
“勝利了!和平了!”
“我們不是亡國奴啦!”
百姓們將信將疑地探出頭去窺看,這片土地遭到侵略百餘年,受盡淩虐,竟還能翻身?仿佛是夢。
安靜了一陣,漸漸有人走出門來張望,街上行人寥寥無幾,平日裏趾高氣揚的侵略者全不見蹤影。漸漸地,開始有人信了,大家自發地簇擁到街道上。
忽聞一陣鑼鼓震天價響,一頭獅子在人群中晃擺助慶,鞭炮聲劈裏啪啦,群眾的歡呼聲拆天似的,人人臉上洋溢笑容。懵懂無知的孩子們也來街上湊一份熱鬧,在人群裏擠來擠去,跟著大人狂呼呐喊。紅旗遍地,空氣中飄漾著久違的歡喜。
大快人心,舉國若狂。
一直歡慶到太陽下山。
北平東城,一座住宅改造成的孤兒院。孩子們鬧了一天,陸陸續續地回來了。
“楊院長!楊院長!”
“小山和阿雯不見了!”
一個女子回過頭來,短發隨意攏在耳後,一身藏藍粗布仍掩不住她的清麗。
她放下手中的活,隨著孩子們出來,朝廚房裏喊:“師哥,你看著孩子們,天黑了,別讓他們亂跑。”
廚房裏高聲回應:“素蝶,就要開飯了,你去哪裏?”
“小山和阿雯沒回來,我去尋他們。”
素蝶的聲音悠悠傳來,人已走遠。
吃過晚飯,意猶未盡的老百姓又簇擁到一起,開了一場歡慶晚會。鞭炮聲時不時響起,各家各戶歡聲笑語,竟似春節一般熱鬧。
素蝶四處尋人不得,想著孩子們愛熱鬧,便往人群熙攘的歡慶晚會去。不遠處急鼓繁弦,龍套在台上一跳一翻,緊接著角兒登場了。穆桂英和楊宗保在台上眉來眼去地對打,台下的歡呼與弦鼓混成一片,好不熱鬧。
素蝶望著台上的穆桂英,依稀覺得在哪裏見過,實在想不起來便也作罷,正待要走,肩頭被人輕拍了兩下。
她回過頭來,滿臉訝異:“方致良?”
兩人相視一笑,穿出喧鬧的人群,走到安靜的河邊。燈火星星點點映照在水麵上,隨波逐影。
方致良依舊西裝革履,不失風度:“上海一別已有四年,這些年你可還好?”
“挺好的。”
“那……你可有見過驚鵲?”
素蝶搖了搖頭。
當年杜五爺之死鬧得沸沸揚揚,她遠在北平也有耳聞,為他們扼腕歎息許久,還登報尋過驚鵲,卻是杳無音信。
半晌無話。
素蝶忽道:“我把故宅改成了孤兒院,你有空可來坐坐,師哥也在。”
“那宅子竟然還在?”
“是,幸免於炮火之中。”
“我與小鶴多年未見,不知他過得怎樣。”
素蝶想起泠兒和白芷,搖了搖頭:“不論好不好,總歸是過去了。”
“明日我帶阿岑一起去拜訪。”
素蝶喜道:“阿岑在哪裏?”
方致良努努嘴,“喏,那唱穆桂英的便是。”
“他總算熬出頭了。”
“與外人的仗打完了,還有自家的仗要打呢,也不知還能唱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