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莊稼人麵朝黃土背朝天,健壯勞力就是命!
村裏人信奉多子多福,農忙的時候,誰家能有幾個大小夥子,早早的翻整完自己的土地,就能收獲別人羨慕的眼神。
這種眼神能讓他們走在路上都輕飄飄的,忘了渾身的酸疼。
可村裏能一個接一個生兒子的,能有幾戶?那些生了女孩的,或是隻有一根獨苗的人家,地裏活忙的時候,隻能低聲下氣求人幫忙。
隻有村裏老宋家,人口雖少,卻養著一頭大黃牛,大黃牛是耕牛,有的是力氣,幹完自己地裏的活,宋老頭收了別家的謝錢和雞鴨煙酒,就趕著黃牛去幫工。
可以說全村的土地裏,沒有大黃牛沒耕過的地方。
大黃牛脾氣很好,到了別人地裏,瘦弱的婦孺都能使喚它,幹活從不偷懶,用不著喝罵,就悶著頭犁地。
這頭大黃牛還是頭母牛,老宋家年年期望大黃牛能生下頭小牛。
可大黃牛幹活時任勞任怨,唯獨不生子。宋老頭給它添草料時,想起來覺得窩囊,順手就能給它一鞭子。
大黃牛隻用烏黑的眼睛,溫順的看著主人,稍稍退後一些,吃食時也隻是小口小口的吃,像是怕再惹惱了宋老頭。
終於有一年大黃牛懷上了崽子,看著日漸鼓起的肚子,宋老頭臉上笑得開了花,喂大黃牛的草料都精細了許多。
到了日子,生下一頭健壯的小牛犢,圍著大黃牛撒歡兒。
可這小牛犢和它娘大黃牛完全不是一個性情,又強又倔,牛欄根本攔不住它,常常偷跑出去。
小牛犢橫衝直撞,踩壞了不少人家的園子田地,天天都有人來老宋家告狀。
宋老頭看著這個“金疙瘩”,也起了倔勁兒,這個小牛犢還翻了天不成?不管教老實了,將來誰家肯花大價錢買這麼個禍害!
每當小牛犢跑遠了,宋老頭就使勁兒抽打大黃牛,讓它哞哞叫,犢子戀母,聽得它娘叫聲,不管多遠都會自己跑回來。
等小牛犢一進院子,繩索勒緊脖子,宋老頭下狠勁打它,急的大黃牛直踏蹄子,後來小牛再跑,老宋頭怎麼打大黃牛,它都不肯叫了。
因為小牛犢闖了禍,村裏人都心疼被踩壞的菜苗,忘了那堅硬的土地都是大黃牛一步步犁出來,聚在門口牆頭,大喊著“打它,不打不聽話,就得打服這個小畜生!”
宋老頭見實在管教不了這個“無法無天”的小牛犢,下了狠心,小牛犢不到半歲的時候,就找了人來幫忙,要給小牛犢“穿鼻子”,鼻肉細嫩,穿上鐵環繩索,看它還跑不!
可到了“穿鼻子”那天,燒紅的鐵棍冒著白煙,嚇瘋了小牛犢,幾個壯漢都拉不住。
小牛犢在院子裏東奔西突,見沒有出路,突然回頭對著母親長“哞”了一聲,一頭撞到了水井的石頭沿上,塌了半邊井沿,也撞斷了小牛剛生出來的小犄角。
小牛犢“砰”地倒在塵土裏,血從腦袋裂縫流過眼睛,淌了一地,再也不動了!
老宋家的“金疙瘩”竟然活活撞死了,就死在眾人眼前,死在它母親大黃牛的眼皮子底下。
往常大黃牛漆黑的眼睛裏,泛起一層紅光,看得周圍的人不寒而栗。
死了的“金疙瘩”小牛犢再也不值錢,隻剩一身的皮肉。
宋老頭又氣又恨,就在院子中將小牛開腸破肚,分成一堆堆的骨肉。
他老婆子拉著他說,把大黃牛牽走或是蒙上眼睛再下刀子吧,宋老頭一把推開她,說牲口家家的,懂什麼,就是懂也讓它看著,生了這麼個禍害,白浪費我那些細草料,不聽話幹活,就下鍋當菜!
宋老頭殺完牛後,將一堆的骨肉煮熟,半賣半送,分給了全村人。”
以上關於牛的情節文字,來源於以前在網上看過的一個鬼故事,作者不可考。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