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是人生最感傷的遭遇,迷失了前途,就沒有前進的力量;迷失了回家的道路,成為流浪漢,就會痛苦不堪。世間上的人,因為迷失,帶給自己許多痛苦。迷失了寶藏,迷失了本性,迷失了良心,迷失了向上的力量。很多人醉生夢死,很多人自暴自棄,都是因為迷失。迷失了國家的人,就不知道愛國,甚至成為漢奸走狗;迷失了道義的人,往往隻看到利害,不知道義的價值。對朋友迷失了友誼,對工作迷失了責任;有的人騎驢尋驢,有的人帶著眼鏡找眼鏡,這不都是迷失的後果嗎?
其實,世間上迷失什麼都不是太重要,迷失了自己才是最可惜的事。關於迷失,略述如下:
一、迷失了良知:一個人遺失了金錢,丟掉了物品,都不是最嚴重的事,最要緊的是不能迷失良知。一個人縱使把身邊所有東西都遺失了,隻要能保有一點良知,最後必定還是會有辦法。等於一棵草木,隻要根部厚實,就會“春風吹又生”。《法華經》中有“懷珠作丐”的故事,說明有寶反窮,這是最大的愚癡!假如本諸自己的良知,發揮自己的良知,使良知成為自己的力量與希望,就能找回自己。
二、迷失了友誼:有的人交朋友,跟甲交往許久,認為甲不夠道義,不肯為朋友犧牲奉獻;有的人交朋友,不要多久,他也怪朋友諸多不是,不能見義勇為,最後他們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其實,道義、奉獻等美德,是要求自己,不是用來要求朋友的。一個迷失自己的人,才會怨天尤人,實在可惜。
三、迷失了天真:人不能太世故,要保留一些天真。一個人如果迷失了天真,凡事不講厚道、仁慈,就如兒童沒有天真,也難獲父母的喜愛。佛菩薩有時在度眾生時,不是遊戲人間,隻是不失天真而已。
四、迷失了道義:有的人隻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利害,利害關係之外,他不知道還有道義。你把人比作秦檜、魏忠賢,比為紂桀、幽王,人所不喜;把人比作失敗的孔明、劉玄德,人反歡喜,其分別就在有沒有道義而已。人可以沒有金錢,甚至可以沒有學問,沒有能力,但不能沒有一點道義。
五、迷失了信心:信心就是力量,失去了信心,就沒有力量。信心就是我們的財富,失去信心,就等於失去了財富。我對國家有信心,我就有國家的存在;我對道德有信心,道德就成為我的希望。我對未來有信心,我就有了方向;我對因果有信心,我就不會怨天尤人。所以,一個人什麼都可以迷失,我們的良知、友誼、道義,信心,千萬不能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