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火球一樣的星體就是太陽,然後是小的看不清的第一顆行星就是水星,接著是第二顆行星應該就是金星,然後就是第三顆,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不用說了,明明就是地球。
小舟是要將劉小送回地球嗎?劉小這樣想著!
可是為何不從泰山將他直接送回呢?
小舟前的青燈搖曳,燭光暗了很多,但卻並不影響劉小看清眼前的各種星體。
小舟繞過太陽,路過水星、金星、到了蔚藍色的地球後依然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向著遠離太陽的方向前行。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抑或是更遠的地方。
奇怪!為何這九大行星都在一條直線上?
按理說,九大行星沿著各自的軌道繞著太陽公轉,由於公轉的周期不同,九大行星在太陽周圍的位置也應該錯開的,不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才對,若要讓九大行星正好運行到同一直線上,形成九星連珠的奇異天象,不知道要經曆多少年才能出現一次。
劉小記得曾看過一篇科學報道,行星很難真的連成一條完美的直線,一般情況下都是存在一些偏離的,而偏離的角度一般容許在5度以內。科學家曾經以5度這個度數為標準計算過,人類近六千年的時間裏,六星連珠隻發生過49次,七星連珠隻發生過3次,八星連珠和九星連珠一次也沒有發生過。
但是如果放寬標準的話,將偏離的角度擴大到15度左右,六千年的時間裏,九星連珠勉強算是有一次,隻不過偏離的角度都已經到了15度了,那還算是一條直線嗎?
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九星連珠,六千年也沒有出現過一次!
可是現在,這九大行星都在同一條直線上,而且筆直筆直的,根本沒有絲毫的折角,完全就是一條完美的直線。
這可能嗎?
小舟並沒有將劉小送回地球,反而就那樣帶著華雲穿梭向太陽係最遠的行星。
劉小坐在小舟裏,麵對這茫茫宇宙星空隻能隨著小舟而行,既然要去太陽係最遠的行星,那便趁此機會滿足一下他對天文學的好奇,好好的看看太陽係內的行星都是什麼樣子。
劉小本來想著,冥王星早在幾年前就被天文學界從九大行星中除名了,現在太陽係隻剩下八大行星,但是隨著小舟的前進,似乎冥王星並沒有被排除在外。
那是一顆分成兩塊的星體,在茫茫宇宙中,隻能看清楚一個占了三分之二左右的大小,另一個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大小,小的那個在圍繞大的轉圈,兩個星體就像是相互嬉戲的兄弟一般,彼此糾纏著一起圍繞著太陽運行。
這就是冥王星?怪不得被除名了,原來已經破碎成了兩塊。
小舟繼續前行,漫無邊際,小舟前的青燈也是一直亮著,無論小舟行駛的多快,青燈如何搖晃都不會熄滅。
據現在天文學所發現的太陽係行星中,有一顆還沒有被天文學領域研究定性的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是冥王星與太陽距離的三倍。
這就是鬩神星,傳說中有可能成為太陽係第十大行星的一顆遠距離行星。
華雲心想,現在小舟已經駛離了冥王星,如果在傳說中的第十大行星——鬩神星那裏還不停下或者返回,那說明他很可能就要被小舟載著走出太陽係,要在宇宙中流浪了。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他就算不會窒息而死,也會被餓死渴死。
正在想著的時候,小舟的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顆血紅色的星球。
鬩神星?不對,距離不對,應該不是鬩神星!
華雲仔細觀看那顆星球,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血紅色的星球,難道是傳說中的血月?
不確定!如果是的話那就危險了。
上古傳說中,血月現,阿鼻地獄降臨!關於血月,人類上古傳說中可是有不少的記載和神話故事,都是敘述血月出現的時候,人間是如何的淒慘和恐怖的。
可問題是——血月……血月,那不是月亮嗎?月亮不是地球的衛星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裏?
難道是尼比奴星嗎?
太陽係中有一顆很難捕捉到,以人類現如今的天文水平還不能準確觀測的星體。誰也不確定它到底是屬於行星還是彗星,亦或是介於行星和彗星之間。有人叫它尼比奴星,有人叫它災星,也有人叫它掃把星或是厄運之星,似乎這一切都很像是對哈雷彗星的叫法,但其實不是,因為很多人懷疑這顆星體就是傳說中的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