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不是泥的‘泥\’(1 / 2)

吳道德今天的心情極其不佳,從早起就開始不順利,他本人將原因歸咎為那即將不在是自己的一箱箱白花花銀子。

今天就是和王爺派來取銀子的人交接的時間,就在幾天前,他就收到了王爺派來人抵達鳳陽的確切時間。

而當時自己還在心痛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銀子,一朝去掉了大半,心情的悲痛難以言表。正待吳道德無心他顧的時候,他最倚重的師爺給他提出了一個建議。

建議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因為近日來城中出現很多大家族與大型勢力,幾乎每家都會有一定的眼線在城中,如此進行這麼大宗的交易,恐怕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這樣對王爺對郡守吳道德都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萬一泄漏出去,恐怕誅滅九族都不是一件難事,到時候九王爺可以將這一切撇的一幹二淨,而唯一跑不了的就隻有吳道德一家了。

吳道德立即將這建議重視了起來,並詳細詢問師爺可有何良策以化解此事。

這位名叫錢金丞的師爺很得吳道德的器重,當年自己也是在無意中遇到當時窮困潦倒的錢金丞,經過一番接觸,他發現這個人是個人才,便出資化解了他的困難,並借此收為己用。

在這位錢師爺的幫助下,短短幾年,他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縣丞,成為了一郡之守,這裏麵的功勞,恐怕一大半要歸功於這位錢師爺。

其實吳道德也承認,要不是自己太蠢太笨太無能,而且還極為貪財,或許自己的職位恐怕還能高上一高。

可是也正是因為自己貪財,在沒有和錢師爺商量的情況下,在幾個商人好友的攛掇下,自己竟然昏頭的出售了當時來說完全無用的緊急儲備糧食。這要是放在平時也沒什麼事情,隻要等到豐收之時,補充進去就可以了。

可是天不如人願,就在即將迎來豐收之際,偏偏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顆粒無收不要緊,關鍵是餓殍遍野,生性膽小的吳道德頓時失了方寸,他趕緊找來了錢師爺商量對策。

但是此時說什麼也都完了,最關鍵是保住小命。所以在錢師爺的慫恿下,吳道德選擇的投靠九王爺,而九王爺正好需要一筆大額巨資來培養自己的私軍。因此吳道德一搭個上九王爺,兩人邊一拍即合。

九王爺想辦法保住他的小命,他用五十萬兩白銀作為交換。果然九王爺發動了朝廷內的勢力總算是保存下他的小命,而作為交換,吳道德要做的就是乖乖的交出自己的那五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

而今天就是兩方最後交易的時候,待得完成交易之後,吳道德隻需要與新到任的郡守完成交接工作後,他就可以離開了。

而九王爺卻暗中命令他,在離開鳳陽郡後,將知道此事的人全部格殺滅口。這其中就包括了跟隨自己多年的錢金丞錢師爺。雖然吳道德很是不舍,但是與自己小命相比,還是選擇要了對方的性命。

而這位錢師爺並不知道這一切,一如既往的輔佐自己,給自己獻計獻策,其中讓自己與王爺的人在城外交易就是最能掩人耳目的存在。並且也可以減少讓更多的人查探到這次的交易。

這個建議被飛鴿傳書給了代表王爺的使者,使者沒有多想,也覺得這個方法最好,這樣自己的人不用進城,更加可以遮掩自己的身份於無形。

於是兩方麵約定在今日於城外十裏亭處交易。

而吳道德運銀子出城又成了大麻煩,如果由他大局帶兵馬出城的話,當然無人敢搜查,但是這樣的舉動難免不會走漏風聲,隻要這種懷疑的聲音傳到了皇帝陛下的耳朵裏,皇帝陛下有很多辦法讓自己開口說出實話,到時候恐怕自己是經不住那種徹查的,尤其是帝都監察院插手此事的話,屆時自己就是有九條命,也不可能扛得住酷刑的逼供啊。

到時候屬於吳道德的結局隻有一個,那就是死,不是皇帝陛下要他死,而是九王爺要要了他的命。

這種難以解決的大麻煩當然交代給了錢師爺,他也很給力,很快就想到了應對策略,他的方法是找一個商隊作掩護,這樣將存放貨物的箱子與裝銀子的箱子,一起運送出城便能不知不覺的完成這件事。

吳道德立即想到了自己熟識的那些商鋪老板,而錢師爺也沒有立即反對,而是說:“老爺,使用那些人不是不可以,但是他們和老爺你認識,這難免不讓人產生聯想,而一旦想的更深層之後,便會想到老爺的頭上,那恐怕這次交易也隱藏不住了!”

“有道理,你說怎麼辦?”吳道德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接著追問解決辦法。

“找個陌生的商隊,不讓他知道我們運送的是什麼,隻要讓他們運送到十裏亭處,就讓他們離開,到時候老爺隻要給足了封口費,即便是最後查到了他們身上,也不能問出任何事情。”錢金丞繼續建議的說道。

“好,太好了,就這麼辦,你負責找這樣的商隊!”吳道德哈哈大笑,覺得自己一應困難這麼順利的被解決了,心情還是很舒暢的,因此對自己這位師爺大加褒獎起來。

“是,老爺!”錢師爺在離開前對著吳道德的背影一陣冷笑。

而到了交易的這天,吳道德總隱隱覺得有什麼事情發生,但是又琢磨不透究竟有什麼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