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澤天看到雷勝須臾之間就已然將陣型布置完畢,雖然麵色依舊不改,還是微笑的看著雷勝,可是他心下卻是有些微微驚詫。
一方麵公孫澤天對雷勝麾下將士的執行力和配合力有些吃驚,這些方麵的能力體現,就已經可以看出對方將士的戰鬥力強到什麼程度了。並且雷勝他可以不開口就布置出這樣的陣法,更加說明他和他麾下將士平時就訓練有素,而展現在眼前的這個陣法更是被他們演練過很無數次,恐怕早已熟練在心,對陣法間的變化,或許也有了應對之策。
當然這些評價不過是對雷勝和其麾下將士們的素質以及能力的評價。另一方麵,公孫澤天對雷勝本人倒是有些驚訝了。據公孫澤天的了解,這個時空之中,這片大陸之上,陣法的理念還沒有形成體係,或者說隻存在一種模糊的概念,根本達不到可以使用出來的地步。
對於這方麵,公孫澤天也找自己三叔司徒擎雲證實過,雖然當時並未提到雷勝這個人,但是其他五大名將以及其他帝國一些有名氣的將領,三叔倒是都有涉及到,可是具體所說一般兩軍交鋒的時候,都是采用集團衝鋒,然後進而混戰的這種傻瓜形式。而這種形式主要還是依靠將士本身的素質能力,以此決定戰鬥的勝負和戰役的走向。
不可否認,戰士的個人素質很關鍵,但是這種交鋒方式卻是有些笨拙不堪了,明明可以發揮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威力,卻依舊保持如此的戰鬥模式,難怪每次征戰都會出現大量傷亡。
在公孫澤天看來,這個時空中的那些所謂的名將,不過就是在軍種間協調搭配上有著傑出的表現罷了,真的遇到使用陣法的高手,他們這種作戰方式恐怕真就不夠看啊!
可是此時此刻,公孫澤天看到雷勝玩出這一手,頓時讓公孫澤天推翻了之前的想法,他又有了新的認知,這個片大陸上的將軍們,也在不斷的學習和改進中成長,隻不過這個過程太過緩慢了,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就此停滯不前。
雷勝此時所布置出的‘圓陣’,還隻不過是一個雛形而已,很多地方並不嚴謹,但是已經足夠神似了,至少很多地方的原理是可以說的通的。
‘圓陣’,公孫澤天也接觸過,畢竟這是一種很古老卻很實用的陣法,主要用來防禦的,通常在遭遇戰或者防守戰,還是有著很大作用的。
而此刻雷勝用出這樣的陣法,就很有幾分意思了,一方麵說明雷勝並沒有因為穩操勝券而采用一些激進的方式,卻用上了更加穩妥的防守陣法。另一方麵,就是雷勝本人的心態,可以說是‘心靜如水’,這和公孫澤天預料中的情景並不相同。通過這兩點,就可以看出雷勝這個人並不好對付,他絕對是一個十分狡猾的人,甚至還是一個謹慎小心的人,與這樣一個人打交道,可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小心再小心,否則後果必定很淒慘。
對‘圓陣’的了解,公孫澤天雖然不怎麼常用,畢竟他更喜歡那些能陰人的陣法,但是對於‘圓陣’的情況,他絕對可以算的上精通了。
孫子兵法中曾言:“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其實這句話,分別在‘形’與‘意’這兩方麵做了詮釋。從‘形’這一方麵上看,意謂‘圓陣’的表現作用,是在防禦作戰時采取環形防禦的策略,如此一來才能麵麵俱到、應對自如,而這種陣法因為成形密集和圓滑,倒是真沒有什麼明顯的弱點。
從‘意’這方麵上看,更印證了孫子的一貫作戰思想,‘先為不可勝,而待敵之可勝’。其實如果圓陣是被公孫澤天所布置出來的話,那絕對會是一種‘攻守兼備、防守反擊’的全新陣法,畢竟‘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一味的防守終將會被攻破,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畢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的上一句是“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如果說‘形圓而不可敗’是‘以正動之’的話,那麼‘鬥亂而不可亂’卻是‘以奇待之’。
戰爭本來就不是單一的一種形態,有言道“兵無常勢,水無常態”,就是這個道理,隻想著進攻卻忽略的防守,雖然可勝,卻不可常勝;而隻顧防守,忽視進攻,即便是能守到最後,估計也兵死將亡的後果,因此‘攻守兼備,正奇相輔’是必不可少的。
雷勝所布置出的圓陣,就有這種弊端,防禦能力不錯,攻擊能力不足,先不說他圓陣中間的那一隊騎兵是否能發揮出來相應的攻擊作用,並達到原地的戰術意圖和戰略效果,單就是破陣而出這點,就是一個最大的敗筆,公孫澤天可以想出無數種辦法,讓雷勝這隊騎兵牢牢的被憋死在自己的圓陣當中,如此一來用來防禦的‘圓陣’,就成了‘甕中之鱉’的那個‘甕’,而雷勝就成了那個‘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