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戰再次如火如荼的全麵展開了,隻不過和上一次的攻城相比,作為守城一方的主將司徒擎雲卻輕鬆了不少。
這種輕鬆的心情一方麵源自自己侄子帶著援軍順利抵達,不僅補充了原本損失的兵力,同時也增加了精銳的數量,讓原本在兵力出於劣勢的北方集團軍,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
況且這些原本可不是東方集團軍所提供的‘花瓶’擺設,而是真真正正的百戰精銳之師,而且在沿途又被公孫澤天灌輸以很多高明前衛的戰略戰術思想,讓全軍上下有了很大的提高,再也不是那些死板硬拚的戰鬥方式了。
另一方麵,就是他那鬼才一般的侄子本身,好像他的到來,就等於是一根定海神針,不僅讓全軍精神抖擻,就連司徒擎雲自己,都覺得身上沉甸甸的擔子輕了不少,也不知道自己這位侄子從哪裏來的這麼大的魅力,而且還能給人一種莫名的信心。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第三點,那就是隨著公孫澤天大部隊一同抵達的守城器械,那都是一些從未見過的大型器械,同時被源源不斷送入城中的還有很多大小差不多的石塊。
這種大型器械被公孫澤天稱為‘投石機’,再加上那堆成一座座小山一般的石塊,就是再傻的人,也算明白過來這些東西的具體用處了,但是就是不清楚具體使用cao作的步驟,以及真正威力又是多少罷了。
但是作為守城主將司徒擎雲來說,能被自己侄子造出來的東西,那就肯定不一般,說不定就在此戰,便可大放異彩,所以此戰尚未開始,司徒擎雲就隱隱有些期待了。
除了投石機之外,令外值得一提的便是一種新式nu機,這種nu機分為兩種形式,其中一種是多箭矢nu機,顧名思義,這種nu機可以一次性放射出多支箭矢,在加大了攻擊效率的同時,也增強了射殺範圍與數量,而且和普通nu機一樣,都隻需要三個人cao作即可。
這也意味著,同樣是三個人,卻可以達到普通nu機三到四倍的威力。並且為了不耽誤箭矢的攻擊頻率,箭矢並不是一一填裝的方式,而是用一種長條帶有數個凹槽的木樁承載箭矢,一輪箭矢發射之後,隻要更換這條木樁,既可以完成快速填裝,隻有專門有一個人負責將換下的木樁擺放滿箭矢即可。
另外一種為連發nu機,是需要兩人配合進行使用的一種nu箭,一人射擊,一人填裝箭矢,箭矢依順序擺列在一個匣子中,當連發nu機射空匣子中的箭矢之後,隻要更換匣子就可以進行下一輪射擊了。
而連發nu機最令人拍案驚絕的便是那自動填裝箭矢的方式,但是有一個小機關,可以輕鬆的拉扯nu弦,同時將匣中的箭矢填裝上膛,並且nu機的最前方還有專門用來瞄準的準星,方便射手隨時調整射擊角度,當然因為做工粗糙,誤差還是存在的,還好誤差不過一掌寬,在冷兵器時代,這就算是精準的了。
有了這兩件大殺器的存在,司徒擎雲的底氣又足了幾分,他甚至在想,如此密集的火力覆蓋攻擊下,玄冥帝國到底還有沒有可能靠近城牆邊呢。
在司徒擎雲興奮的沉思中,進攻的號角吹響了,玄冥帝國先鋒攻城部隊開始卯足了氣力向著城牆發起了衝鋒,隨著他們一同而來的,還有長長的雲梯,或者帶有抓手的軟梯。
“弓nu手準備!放!”司徒擎雲果斷的下達命令說道。
隨著命令下達,城頭上的箭矢毫無顧忌的向著城下宣泄著。而那兩種特殊的nu機更是朝著人多的地方瘋狂的‘吐’著箭矢,幾乎是幾個呼吸的時間,便清空了聚集在一起的敵軍。
慘烈更甚的攻城戰,剛一開始,就出現了一麵倒的場景,前衝的兵將們吩咐被城頭上傾瀉而下的密集箭矢給打蒙了,就算舉著盾牌,也無法寸進半步,隻好無奈的先行撤退。
幾乎沒有讓鴻龍帝國將士等多久,第二波攻城部隊便再次趕來,和第一波試探的攻城不同,這波部隊幾乎全部都是手持盾牌的兵丁,他們將盾牌高舉過頭,然後層層疊疊的擺列在一起,幾乎看不出任何縫隙來。如此這邊組成了盾牆般的衝城部隊,分成數股向著城下殺了過去。
這次司徒擎雲並沒有選擇浪費箭矢,而是放敵人靠近城下,當敵軍盾牆放在距離城下不到五米的距離後,司徒擎雲果斷的讓城頭上的將士想這城下投擲巨石和火油,尤其是火油的傾倒,加上隨之而來的火箭,頓時引起漫天大火,這中純粹液體為助燃劑的東西,哪裏是一塊塊盾牌所能抵擋的。
於是第二輪攻城再次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一次的傷亡可要遠遠大於第一次,先不說那些被巨石砸死砸傷的,也不說被火油燒死少傷的,就是那些被嚇的丟盔卸甲往回逃竄的敵人,則因為處於箭矢的火力覆蓋下,所以被一一射殺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