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臣紛議不停,王明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安靜下來。
見王明擺手示意安靜,殿下一眾朝臣停止議論,紛紛抬眼看他。
待到殿中稍稍沉靜之後,王明便對眾人朗聲道:“諸位,你們以為孤有這般想法,僅僅是一時心血來潮麼?非也。這進攻重慶之舉,乃是本王思慮許久之後,方做出的最終決定。”
“我等願聞其詳。”
“諸位,這重慶之地,正好卡在我軍與川南的交通要道之上,卻被張獻忠部流寇占據,可謂如鯁在喉,不吐不快。若不拿下此處,我軍想與川南的聯係,將不得不繞行過重慶府南部的土司地界,行動十分不便,且沿途多有匪寇盜賊,更是極不安全。所以,想要穩穩地占據川南,讓東川與川南順利地連成一體,就必須拿下重慶,方可真正長治久安。”
“隻不過,先前因為川南一地,與我軍一直處於若即若離的狀態,故孤想要進攻重慶,隻有一個方向可以發力,想要攻打重慶,卻是頗為不易。而那些重慶的守軍,亦可從容應對。但如果我軍能從川南與東川兩處,對其進行南北夾攻的話,這重慶一帶的敵軍,必會前後難顧,左支右絀,陷於我軍夾攻之中難以自拔,這樣一來,我軍便可一鼓作氣,將重慶府以及周邊縣鎮全部拿下,從而一舉打通東川至川南的全部通道,實現孤之治下,領地與軍力的互通共管。”
王明的這番話,得到了殿中一眾朝臣的紛紛擁護。
隻不過,兵部侍郎李過,卻又皺著眉頭問道:“殿下,我軍縱想拿下重慶,但萬一那張獻忠提舉全國之兵,全力來救,又當如何?”
仿佛猜到了李過會這般來問,王明微微一笑,沉聲回道:“李侍郎說得很對,所以我們此番進攻,速度一定要快,要打出一個時間差,要在張獻忠部尚未趕至之時,就迅速拿下重慶,讓張獻忠等人,根本就來不及救援。”
“再退一步來說,我軍此番作戰,其實也不要求一定要徹底拿下重慶的全部州縣,隻要求能打通東川與川南的聯係通道便可,從這一點來說,我軍更可集中兵力,全力合攻關鍵的州縣地界,其餘地方,卻可暫置不問。”
他站起身來,繞開龍椅,掀開後麵的帷布,指著牆上那幅巨大的四川地圖,對一眾朝臣說道:“所以,我軍此番攻打重慶,關鍵在於,要拿下墊江、長壽、重慶府城、江津、綦江這幾處,從而實現從東川到川南瀘州府的徹底聯通。若進展順利,再把重慶東部的忠州、涪州、武隆、南川等地盡皆拿下,從而確保大江東岸之地,全部為我軍所占,而張獻忠部則隻得據守西川一隅,再無能為也。”
“若能進展順利,我軍在拿下這些地界後,張獻忠縱是調集了大軍前來,我軍憑據大江之險要,以逸待勞來對戰張獻忠部的遠來兵馬,亦是勝算極大。所以,這重慶之戰,實是勢在必行,定要一舉而獲勝,萬萬不能輕易錯失良機。”
王明此番話語一完,一眾朝臣又是紛紛出言相附。
隻不過,那兵部侍郎李過,卻是皺著眉頭沉吟了一陣,又向王明問了另一個問題。
“太子殿下,老臣在想,若我軍之敵,隻有張獻忠一個的話,倒也可以這般行事。但殿下想過沒有,萬一我軍大舉南攻,全力攻打重慶府時,那在漢中虎視眈眈的清虜,若是趁機南下,大舉進攻我東川的話,那我東川之地,豈不是又有了後顧之憂,從而無法應對了麼?若萬一東川有失,縱使我軍順利拿下重慶之地,隻怕亦是……”
後麵的話語,李過囁嚅了幾下,卻並沒有說出來。
而整個朝堂之中,卻又是議論紛紛起來。
“李侍郎說得是啊,我軍大舉南攻,東川空虛,若清虜全力來攻,隻怕我軍難以應敵,這東川之地,隻怕難守啊。”
“是啊,清虜勢大,據有在漢中便有十萬之眾,萬一舉兵來攻,我東川僅有一鎮兵馬萬餘人駐過,卻如何是其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