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過,卷下片片半青不黃的樹葉,北國秋天涼爽的風,也沒能散去醜郡馬宣讚的滿腔怒火。
因為憤怒,宣讚的一張黑臉,現如今完全變成了豬肝色,若是抑鬱而終的郡主見到他這副模樣,說不得還要再死一次。
“砰!”
精美的茶壺被他摔在地上,崩得粉碎,茶水撒了一地。
“宣兄不必如此,能夠帶領一萬二千人馬,為國效力,已是托了我兄之福,少了天平軍六千兵馬,倒也無妨。”
一旁一個身穿鎧甲,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須長二尺,身高八尺,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男子,出聲勸道。
此人正是從蒲東趕來,被蔡京走關係任命為指揮使,將要領兵開赴大名府的大刀關勝。
僅僅是看他的長相,就沒人不會承認他不是關二爺的嫡係子孫。
“宣哥哥,不必惱怒,六千廂軍也無需放在眼中,有你我兄弟在,帶領一萬兩千兵馬,一樣能夠讓梁山賊子伏誅!”
旁邊另外一人勸道。
這人名叫郝思文,是關勝結拜義兄,當初他母親夢井木犴投胎,因而有孕,後生此人。
這人武藝不錯,和關勝很是投緣,但和他一樣,在蒲東不得重用。
當日宣讚前去請關勝,關勝到有建功立業的機會,當下就拉著他一同前來,被任命為後援。
宣讚麵色依舊難看,但聽兩人勸慰,卻也不好再砸東西,稍微緩和了一下聲音道:
“二位兄長不知,宣讚並非為少這六千廂軍而憤懣,六千鄉兵,二位兄長不曾入眼,宣讚也是如此。
而是在為蔡太師不識兵馬,還不聽人勸而氣憤。
梁山近四萬兵馬圍困大名城,若想解圍,最好辦法就是我兄所言‘圍魏救趙’之計。
這點蔡太師想的同樣不差,卻用錯了人,想那天平軍有何戰力?也能擔此大任?
按照他所言,天平軍至少已經達到梁山泊十日有餘,大名梁山賊子必然已得到消息,然卻不退,依舊圍攻大名甚緊,何也?
賊子也知天平軍戰力不夠,無需擔憂,這才放足了膽子,準備一鼓足氣,攻下大名。
太師交代,二位兄長也清楚,此次出兵,解下大名之圍為第一要務,剿滅梁山匪患,是為第二。
若要解救,圍魏救趙最為有效,太師卻用這等人前去,著實令人氣破肚皮!”
關勝、郝思文聞聽宣讚之言,也是微微沉默,這點他們二人如何不知?
但是蔡太師這樣安排,他等位卑言輕,才到京師,因為蔡京緣故,方才有了如今領兵出征的機遇,因此也不敢言太多,隻能點起兵馬,一路往大名殺去。
郝思文笑道:“哥哥倒也不必惱怒,不用如此,我等一樣能衝散擒拿梁山匪寇。
待我等救下大名,斬殺匪首之後,且看天平軍如何自處。”
宣讚想了一下,搖搖頭道:“哥哥二人久在關西,對於這梁山匪寇知之不多。
這夥匪人與一般山匪不同,是真有一些本事,不能當作尋常盜匪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