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過,卷起旗子嘩啦啦作響,十麵龍旗在風中舞動,上麵繡著的龍不斷起伏,像是在迎風遊動。
龍旗後麵,便是跨坐在馬上,身上穿著鎧甲,外麵又套了一身大號龍袍的偽皇帝陛下王慶。
他一手執著馬鞭一手握著韁繩,對著不遠處一輛窗簾掀起、露出一張梨花帶雨俏臉的碧油香車揮揮手,又對立在道旁恭送地上韋見素崔圓等大臣揮揮手,而後回視一眼已經集結起來的大軍,把馬鞭往前一指,大喝一聲:“出發!目標,直指潼關!”
河西、隴右殘卒中的原校尉、而今被王慶任命為先鋒官的謝遜,聞言大喝一聲,帶著前鋒營率先而行。
王慶坐鎮中軍,一身龍袍在軍陣中顯得格外顯眼。
這不是他當皇帝當上了隱,一定要穿的這樣燒包來彰顯自己的身份,而是因為在古代行軍打仗之間,辨識度很低,如果穿的太過普通的話,好多人根本就看不到你這個主將在什麼地方。
若是一般情況下也就罷了,關鍵是這次他所打的名號就是禦駕親征,若不將帝王的派頭給穿出來,未免會影響士氣。
其實這也是古代一些將領為什麼會將身上的鎧甲塗上金粉或者是其它顏色,在或者在武器以及頭盔上插上容易辨識的東西的一個主要原因。
“恭送陛下!願陛下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道路旁側,數次要求與王慶同去而被拒絕,留在扶風主持後勤工作的左相韋見素拉長了聲音恭敬的長喝一聲,而後一揖到底,恭送皇帝陛下出征。
其餘官員皆是隨之高喝,長拜不起。
聞聽聖上出征前來觀看的扶風百姓,也跟著拜下,一起恭送他們的帝王領兵出行。
“朕此去,必定與安逆賊兵決一死戰!
不將長安穩固,東京收複,安逆徹底鏟除、還我大唐一個完整河山,朕誓不回還!”
許是受到這氣氛的感染,一身龍袍的王慶忽然從馬上站了起來,揚起馬鞭望著眾人,扯開嗓子對所有人展露出了他必勝的決心。
驚得一旁原本還因為此幕而有些熱血沸騰的高力士,直想撲上去將皇帝陛下的嘴巴捂住,將這些話都給堵回肚子。
我的陛下啊!
這樣的話,您怎麼能說的出口!
這會兒說,聽起來確實很提氣,但關鍵是此去本就危機重重,勝算不大,這話要是不說,您要是打不過了還可以跑回來,接著整頓兵馬與安逆賊子一戰,如今您這話一說,算是把自己的後路給堵死了。
到時間情況危機倒也不是不能回,但別人一想起今日的情景,就勢必會笑話……
高力士都有些弄不明白,以前做事滴水不漏,從不把自己置於險地的陛下,如今做事有些時候怎麼跟丟了腦子一樣。
難道是有了太宗皇帝賜予的神力之後,不自覺的就變得膨脹起來了?
兩旁的百姓自然不會如同高力士那樣想這麼多,在他們的帝王發出這樣必勝的呐喊之後,他們全都變得沸騰起來,一起注視他們的帝王,大聲呼喊著:“萬歲!萬歲!”
幾次請戰都被王慶拒絕,最終隻能留在扶風幫王慶看場子的禁軍老將陳玄禮,看著騎在馬上看起來風光無比意氣風發不斷遠去的皇帝,忍不住握緊腰間的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