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製和屯田相比,有明顯的優勢。
屯田說的好聽,親自主持過屯田的鄧艾卻知道裏麵的內幕,參與屯田的人裏麵,有很多都是非自願的,是官府利用法令以及刀兵強迫著來的。
屯田所得,武帝在位時官府取之不多,民眾能從裏麵獲利,屯田之事,較受歡迎。
到了如今,官府征收稅賦越來越重,民眾辛苦一年屯田所得,超過一半都要被官府征走,也正是如此,屯田之事越發的難以推行。
因為民眾抵抗情緒的增長,屯田製越來越難以推行,想要大規模的在全國的範圍內推開,根本就不現實,因為這需要花費官府極大的力氣。
而諸葛孔明在關中推行的均田之法則大為不同,不久之前還是魏國人的關中民眾,在均田製下,似乎已經忘記了他們原來的國家。
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在田地裏進行耕作,而官府隻不過是為他們提供了一些種子農具和一些口糧。
而且這些東西還不是免費的,到時間都要收取糧食。
官府在將田地分了,提供了這些之後,就基本不用再管事,剩下的,這些迸發出極大熱情的百姓,就能將之做好,比官府出頭去管做的更好!
因為是民眾自發的勞作,所以均田製在關中推行的極快,就他所走過的長安附近的州縣,全都已經鋪展開來。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項製度,將向以更快的速度朝著關中的其它地區席卷而去!
均田製的出現,令的為屯田製弊端越來越明顯而苦惱不已的鄧艾茅塞頓開,他已經暗暗下了決心,這次回還之後,他定要奏明陛下,改屯田為均田!
他這樣想著,又是一歎,均田製最初的推行需要不少的物資做支撐。
蜀漢也正是將自己魏國的國庫搬了一個七七八八之後,才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撐這樣的事情,將之迅速推開。
這事情若是放在以前,推行起來雖有困難,但以魏主的性格來看,想來是會同意,但如今,與吳蜀兩國同時開戰,連兵馬帶各種丁壯,每日所消耗的錢糧都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最為要命的就是都城被破,國庫府庫被搬空……
在這樣的情況下,陛下就算是想要推行也是有心無力……
他這樣想著,忽然對諸葛孔明升起了由衷的敬佩和恐懼,得到這樣一大筆的橫財,自己不花用,也不往蜀中皇宮運送,而是全都用到了開發關中之上!
這樣的事情,道理有很多人能夠想通,但真的要做,卻沒有幾個能夠做到!
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得天下,以往鄧艾總覺得水分太大,而今親身感受到了臥龍先生的手筆,才覺得所言不虛,不僅不虛,還將他驚得麵色發白。
鄧艾的本職就是做這些的,所以極為識貨,也正是如此,在最初的感慨之後,他才會產生深深的恐懼!
這才不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諸葛孔明就已經將關中之地治理成了這副模樣,若是再等上個三五年,魏國想要再收回關中,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到時間別說是收複關中了,蜀漢有了糧草豐盈的關中做支撐,魏國能不能守住其它的國土都是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