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零章 東林寺外,仰天長嘯(1 / 3)

“……嶽帥不往,將至百姓於何地?淮西又將生靈塗炭矣!秦檜狗賊行為確實可恥……

金人出動,嶽帥再次領兵,將有建功之機,重返中原,也未嚐不可……”

詔書下來,心灰意冷的嶽飛以身體有恙不能統軍為由拒絕了。

朝廷無法,重新升了革職的李若虛,讓這個與嶽飛交好的文官前來相勸。

嶽飛長歎一聲:“數年布置,先前一戰,盡皆動用,中原百姓,經此一役之後,敢再起來迎接王師北上者,寥寥無幾。

中原民心已冷,想要再次進軍中原,談何容易?

況且陛下還有秦檜一心想著議和,所給命令,隻是抵禦進犯金兵……前者即將收複故都,尚且放棄,今番又怎能重返中原……”

李若虛默默無語。

隨後望著嶽飛道:“嶽帥真的不準備出動?”

嶽飛搖搖頭道:“哪能啊!隻是氣不過,想要讓陛下還有秦檜急上一急,知道兵將之重要,也讓他們知曉金人亡我之心不死……

淮西之事不用太過擔心,之前一戰,金軍損兵折將,精銳大減,而今即便是卷土重來,也難以成氣候。

明日我便上朝辭別陛下,前往鄂州,領兵前去淮西……”

李若虛聞聽嶽飛之言,麵上露出喜色。

隨後悵然道:“這世上,忠臣向來比奸臣難做,良善之人大多都沒有禍害活的逍遙,他們需要顧慮的東西太多,牽掛的東西太多,不能做到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吃虧和受傷的總是他們!

可是沒有辦法,有些事情必須要有人去做,世間不能缺乏這樣的傻子……”

聞聽李若虛之言,嶽飛也是禁不住的一聲長歎。

第二日,嶽飛去朝見趙構,趙構執著嶽飛的手托付淮西之事,並賜於金絲腰帶。

嶽飛以戰事緊急為由,未曾多做停留,當日中午,便已經出了臨安,朝著鄂州趕去。

僅有七八名親兵相隨,一人兩騎,除此之外,再無長物。

鄂州嶽家軍見到主帥歸來,盡皆歡聲雷動。

當日,做為先鋒的嶽雲,便帶著一千背嵬軍鐵騎朝著淮西率先而去……

雙方交戰數次,金人屢敗,終不能寸進,最終隻能退軍。

在金人尚未退去之時,便有朝廷旨意傳來,再三告誡,隻需擊退金人便可,不可向外進軍追趕。

在得知金人退去之後,更是下詔,讓嶽家軍重返鄂州……

金兀術眉頭緊鎖,他領兵而出,就是想要從宋國這裏取得戰功,穩固自己的地位,結果損兵折將,還丟掉了這麼多的地方。

幸好宋朝皇帝懦弱,召回嶽鵬舉,不然自己所麵臨的局麵,實在是難以料想。

如今雖然重新占據河南境地,但因為有嶽家軍在,想要繼續擴大戰果,終究成為困難。

“嶽鵬舉!嶽家軍……”

金兀術再一次念叨起這幾個字。

“太子,宋國派使者前來,想要商議和談之事。”

有人前來稟告。

“和談?”

金兀術顯得有些驚訝的說了一聲,隨後又釋然的笑了。

他實在是弄不明白這些宋國人的心思。

這戰事明明就是自己一直處在下風,這些人居然還一些想要停戰,跟自己和談,這樣的國都居然能夠延續上百年,實在是讓人感到奇怪。

他其實不想和談的,但是隻是有嶽家軍在,實在是無力南下,想了想道:“帶他進來。”

不一會兒便有人帶著一個顯得有些抖索的宋人官員前來。

此人是秦檜心腹,之前持著金牌去宣召的人中便有他,嗬斥嶽飛,攔在張憲馬前不讓出征的便是他。

隻是在嶽家軍中那樣勇敢無敵的一個人,如今到了金人帳中,卻嚇得如同一個鵪鶉一樣,抖抖索索的。

不用女真人開口,他就先一步跪倒在地,跟金兀術建見禮,這可能跟他知道嶽家軍不敢殺他,而金人卻不會客氣有關。

“議和?你們江南將兵馬全部陳列於邊城可有絲毫議和之意?

前番嶽鵬舉大舉進犯,傷我猛士,殺我臣民,臨走還擄掠諸多百姓歸襄漢,你江南可有絲毫議和的意思?”